國信證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謝永丹表示,不同于上一輪股市回暖,此次兩融余額的變動比較平穩,也從側面說明了投資者相對更理性
■本報記者 李文 呂江濤
今年2月底,滬深兩市的成交量合計已經突破1萬億元,A股進入“技術性牛市”。同時,股市回暖也調動了投資者的熱情,數據顯示,年內新增投資者數量超過150萬戶。
證券公司營業部作為連接投資者與市場的重要渠道,在這一輪股市回暖中,是否也獲取到相應的“流量”?《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國信證券北京三里河營業部,以點帶面,探一探目前營業部的真實狀況。
新增開戶數大增
后臺部門最繁忙
此次走訪,《證券日報》記者選擇了國信證券北京三里河營業部,這家營業部的客戶規模以及交易量在北京地區名列前茅,具有代表性。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來營業部大廳辦理業務的投資者并不多,不需要排隊。反倒在營業部辦公區,記者看到一番忙碌的景象,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不停地接聽投資者的咨詢電話。
國信證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北京三里河營業部總經理謝永丹對記者表示:“其實每次股市回暖都伴隨著營業部人頭攢動、交易量活躍、業務辦理增多。但是,今年和之前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上一輪行情回暖的時候,大約是2014年到2015年期間,那時候很多業務是必須在現場辦理,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業務可以網上或者手機APP端辦理,所以現場就不會表現出特別火爆的現象。”
線上開戶已經成為證券公司的“標配”,各大券商超過90%的新增開戶基本都是通過線上渠道完成的。隨著股市回暖,券商遠程端口業務量大幅增長。謝永丹表示:“今年以來我們營業部的遠程業務活躍度頻繁上升。在客戶提出申請之后,我們在后臺要做受理和審核,工作量也是一直在隨著交易活躍度上升的。”
目前需要在營業部辦理的臨柜業務主要是創業板的開通、分級基金權限的開通、兩融業務的開通,還有一些復雜業務的辦理等。三里河營業部也對近期新入市的投資者年齡段構成進行了分析,據謝永丹介紹,“新入市投資者呈現年輕化趨勢,有很多白領、剛畢業的大學生,當然還有一些比較穩健的中年投資者。他們現在對市場的認知比較成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風險把控意識,可能也與我們這幾年所做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有關。”
投資者更理性
兩融業務并未爆炸性增長
雖然年內交易量有大幅增長,但兩融業務的表現卻沒有那么火爆。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國信證券三里河營業部的經紀業務和融資類業務比例大約各占一半。當行情不好的時,投資者的交易意愿普遍下降,這兩個業務的絕對數額會同比例下降;而當股市行情活躍的時候,這兩個業務的絕對數額則會同比例上升,兩部分的比例基本上沒有變,在這幾年中一直如此。
“但今年以來,三里河營業部的融資融券業務,相對于經紀業務而言并沒有大比例增長,這說明現在與2015年的投資者大舉融資買入已大不相同了。現在兩融余額的變動比較平穩,也從側面說明了投資者相對更加理性,也說明這幾年的投資者教育還是有一定的成績的。”謝永丹表示。
投資者教育方面,2017年國信證券朝陽北路營業部成立了一個省級的投資者教育基地,這也是北京地區最早的省級投教基地之一,也獲得了北京證監局的認可和授牌。
“在這個投資者教育基地運行的兩年多的時間里,每天都會接待很多的投資者,我們也會有專崗人員來進行講解,對大家普遍比較關心的防詐騙、風險投資把控、個人和家庭財產安全等問題都會做現場的指導和講解”,謝永丹表示,國信證券北京分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上也開設了投教專欄,可供投資者隨時了解相關信息。
科創板開戶已超3000戶
投教工作已全面展開
隨著科創板的快速推進,券商也為投資者科創板開戶做好了準備,與此同時,投資者教育工作也在同步展開。
近日,在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的統籌指導下,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辦了證券公司科創板投資者教育工作專題培訓會。上交所會員管理相關負責人參會并對證券公司后續開展科創板投資者教育和適當性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培訓中強調,證券公司作為會員,要嚴把投資者交易權限開通關,做好適當性管理以及投資者教育工作,尤其是交易規則解讀和風險事項揭示,通過開展“走近科創,你我同行”為主題的投資者教育專項活動等方式,持續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規范、細致做好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市場準備,為這項重大改革平穩啟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也有不少投資者去營業部咨詢、辦理科創板相關業務。
對于擁有超過30萬存量客戶的國信證券北京三里河營業部而言,幫助符合條件的客戶方便、快速的開通科創板權限是他們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謝永丹表示:“對于科創板這樣一個新興的板塊,收益和風險一定是同時存在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在投資者教育這方面給予特殊的關注。”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信證券三里河營業部開通科創板權限的客戶已經超過3000戶,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公司總部曾多次組織全部員工參與培訓、學習考試等,然后再逐步通過線上和線下報告會的模式對廣大的投資者進行教育以及科普類的宣傳。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