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杲
近日,有關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于印發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問題和建議報告的通知》,在業內引起較大關注。該通知直指當前健康險市場中的諸多沉疴頑疾,并對癥下藥開出“藥方”。
監管如此關注健康險,是因為健康險對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影響巨大。健康險是壽險業支柱性業務,相較其他業務,健康險具有三大獨特優勢:一是業務價值高;二是創費能力強;三是需求量高。基于此,過去10年,健康險推動壽險業駛入快車道。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健康險保費復合增長率高達30%。不過近兩年健康險出現疲態。2020年健康險保費達8173億元,同比增速降至15.7%;2021年前11個月,健康險保費為7896億元,增速滑落至3.3%。曾經“挑大梁”的健康險失去了昔日光彩。
昔日主力產品的發展變化,既有近兩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居民對非必需品的保險產品的需求降低的外部原因,也有險企對健康險經營能力不足、產品創新力度不夠等內部原因。
具體看,目前健康險市場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少產品設置了較高免賠額和自付比例,對消費者醫療費用支出補償有限;二是產品提供的中高端醫療服務供給較少,服務供給不足;三是部分產品承保責任與基本醫保范圍高度重合,未能對基本醫保形成有效補充。這些問題導致健康險市場一方面同質化產品過多,另一方面大批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供需錯配”矛盾突出。
不僅如此,一些險企專業經營水平欠佳,不能精準識別風險,承保風險和成本均高企,這是險企大數據積累不足,或對已有數據挖掘不夠導致的。此外,國外的健康險形成了“保險+健康管理”的閉環經營模式,大幅降低經營成本,但國內險企對健康管理的整合度不夠,與大健康產業未形成有效協同,導致產品價格畸高。
上述諸多深層次的問題,既壓制了健康險保費增速,也削弱保險公司經營效益,更讓消費者承擔了更高的保費或沒有保險可投。
因此,筆者認為,險企可從多個維度強化健康險的經營效益,從根本上解決供需錯配,以推動健康險快速、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與衛生健康系統、健康管理機構的協同與融合,提升渠道經驗數據的獲取能力和產品精準定價能力,以降低產品價格。
二是加大對差異化產品的研發力度和推動力度,包括配合基本醫保政策,開發特定責任產品,加大對創新藥的保險保障水平;為中高端收入人群提供更多高質量、個險化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
三是強化政策引導,鼓勵更多人投保健康險。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提升商業健康險覆蓋面;推動開放基本醫保居民個人賬戶為本人及直系親屬繳納保費,吸引更多人群參保。
四是推動保險條款標準化、通俗化和簡單化制度建設,提升條款合規性、可讀性和透明度,促進消費者對健康險的理解和認識。保險公司也要客觀、全面宣傳產品責任,對產品的保額、免賠額、自付比例等關鍵信息進行重點說明,減少銷售誤導。
五是注重科技賦能,利用最新的“互聯網+”、數字化等技術,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總而言之,唯有險企、監管、醫療衛生系統等機構多方發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8000億元健康險市場的供需錯配問題,并讓健康險重回增速快車道。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