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當前適值推動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實施第二年的關鍵時刻,而車險綜合改革讓險企經營持續承壓,行業綜合成本率一路上行超100%。
9月2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推動財產保險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推動財險公司實現更好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財險公司綜合費用率為37.56%。《指導意見》明確了工作目標:“行業經營成本明顯下降,綜合費用率較2020年年底降低10個百分點以上”,這意味著到2023年年底財險公司綜合費用率至少要降到27.56%以下。
綜合費用率
須低于27.56%
費用率過高拉升綜合成本率一直是財險公司經營過程中的“頑疾”,保險公司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一直是監管部門重點處罰的對象。2019年9月19日起開始實施的車險綜合改革,其目標之一便是要降低費用。據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近日介紹,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車險綜合費用率、車險手續費率、車輛業務及管理費用率同比分別下降11.8%、7.3%、5%。可見,綜改帶來的費用率壓降成效明顯。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費用率仍然有一定水分,還需要繼續擠壓。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財險整體市場費用率仍然偏高,有進一步壓縮的空間。費用率偏高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渠道方比較強勢,保險公司話語權較弱,渠道費用較高;二是保險公司管理精細化程度還不夠,有待提升。為此,險企要壓降費用,一方面,需要規范銷售費用使用;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推進數字化、系統化,以及自動化的實施,減少人工成本。
“費用率高與保險的主動需求程度不強,保險公司對客戶的觸達能力較弱,以及部分險企績效考核短視、管理費用偏高等因素有關系。”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要實現2023年的綜合費用率下降目標具有較大難度,可以從幾方面推進:一是更多采用城市定制和團體承保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費用;二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擴大客戶觸達范圍,降低手續費;三是整合使用業內外信息,智能化改造流程,降低承保和理賠費用;四是通過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高質量服務,提高續保率。
非車險業務占比
升至40.88%以上
根據《指導意見》,“到2023年,市場業務結構明顯優化,非車險業務比重較2020年年底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據悉,2020年,非車險業務占比為30.88%,這意味著到2023年年底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占比要上升至40.88%以上。
長期以來,我國財險公司比較依賴車險業務,部分公司車險業務占比甚至高達90%左右。隨著市場發展變化,險企過于依賴單一車險業務的弊端逐漸顯現。因此,近年來,諸多險企正著力發展非車險業務,優化業務結構。在這方面,大型險企走得更快,成績更為明顯。例如,人保財險戰略性發展非車險業務,上半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310.70億元,同比增長14.4%;業務占比52.0%,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整體業務結構更加均衡。
“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是行業大趨勢。”周瑾表示,要進一步提升非車險業務規模,除了繼續做大傳統的企財險、工程險等業務,還需要進一步開拓新市場。險企可以重點把握幾個領域的機會:一是基于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逐漸提高、輔助駕駛技術的發展,車險的風險和經營模式可能發生較大變化;二是數字經濟領域蘊含機會,無論是網絡安全、數據隱私保護,還是與數字經濟有關的數據資產確權、交易、使用等環節,都有很多新風險可以為險企所承保;三是新技術帶來的機遇,包括基因技術、云技術、智慧城市等,均會運用到新技術,成為險企發力點;四是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新的產品和業務模式會伴隨著新的風險,險企可以抓住業務機遇。
無論是降低綜合費用率,還是提升非車險業務占比,都關系著險企的承保結果。《指導意見》提出,到2023年,承保盈利公司覆蓋面較2020年年底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數據顯示,去年財險公司承保利潤為-108.44億元,同比減少110.59億元,承保利潤率為-0.90%。
業內人士認為,承保盈利主要集中在頭部險企,實現承保盈利的中小險企占比較低,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險企在轉變經營發展理念、提升供給專業化水平、強化精細化管理、完善集約化運營體系、加強基礎建設、完善機制保障等方面全面發力。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