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曾連續多年下降的財險市場集中度今年一季度再次提升,市場份額向大型公司集中的馬太效應明顯。
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財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90.39億元,同比增長17.27%,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三巨頭(業內稱“老三家”)的保費收入之和約3090.39億元,占行業保費之比為64.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8個百分點。這是在財險巨頭的市場份額連續3年的下降之后首次逆轉,反映出在車險費改等因素的影響下,財險業再現馬太效應,市場集中度再次有所提升。
“老三家”市場份額提升
近1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財險市場集中度一改前幾年的下降態勢,再次提升。尤其是“老三家”的保費收入占比同比提升了將近1個百分點。前十名險企的保費占比同比微漲0.33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從2013年到2018年,各年度一季度財險“老三家”的保費收入之和分別為1583.34億元、1855.45億元、2103.39億元、2338.42億元、2635.20億元以及3090.39億元,占行業規模保費的比例分別為65.16%、65.55%、64.97%、64.49%、63.87%以及64.85%。可見,從2015年一季度到2017年一季度,財險“老三家”保費占比至少已經連續3年下降,而今年一季度則止跌回升。
將大型財險公司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來看,按照保費收入排名,前十大公司的保費占比走勢與“老三家”占比有所不同。從2014年到2018年各年度一季度前十大財險公司的保費占比分別為85.43%、86.39%、86.31%、85%、85.33%。由此可見,前十大險企2016年一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的占比同比下降,2015年一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占比同比上升。
整體來看,財險行業今年再現馬太效應,強者愈強。一季度行業保費同比增長17.27%,“老三家”增幅全部超越行業平均保費增速,其中,人保財險增速最高,達19.81%,市場份額上升至34.32%;太保產險增速第二,為19.20%,市場占比為10.08%;平安產險增速稍遜,為17.81%,市場占比達20.46%。
從前十大財險公司的其他7家來看,其保費增速分化較為明顯,有3家險企保費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太平財險保費增速達31.94%,大地財產保費增速達21.19%,天安財險保費增速為15.10%,國壽財險和陽光產險保費增速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中華聯合財險僅取得6.95%的保費增速,而英大財險公司保費則同比下降了2.82%,為前十大險企中唯一一家。
另外,從中資險企和外資險企的對比來看,一季度,中資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超3000億元,同比增長17.50%,市場份額上升0.19個百分點至98.36%,外資財險公司保費收入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市場占比繼續小幅下降0.19個百分點。
有券商研報指出,今年開始的第三次車險費改預計將抑制通過投費用換市場的行為,中小險企將面臨更大壓力,市場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
車險的抉擇
死磕到底還是忍痛割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初以來財險市場的整體發展速度比預期稍顯樂觀,1月份保費同比增長了20.79%,創下自2015年1月份以來保費同比增速最高的年度第一月。到一季度末,盡管增速有所回調但也處在較高水平。不過,具體到各險企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尤其是車險市場持續改革讓部分公司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要不要做車險業務,怎么做成為讓諸多公司頭疼的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進行的不完全統計發現,在82家財險公司中,有39家公司一季度凈利為負數,占比達47.56%,累計虧損額為20.74億元。其中,16家虧損額度較高的財險公司共計虧損16.94億元,占虧損總額的81.68%。從盈利情況來看,凈利潤仍舊向大公司集中,人保財和平安財牢牢占據榜首。一季度財險業總計盈利92.31億元,其中人保財險凈利潤54.03億元,占比達58.5%,平安財險凈利潤30.70億元,占比達33.3%,兩家利潤之和占一度行業利潤的九成。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季度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利潤情況都進一步向大公司集中,這與我國財險業務以車險業務為主有較大關系。隨著車險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整體費用競爭加劇,大型公司的競爭優勢明顯,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而規模效應又能進一步攤薄其成本,改善經營利潤。“不要規模,各方面成本難以攤薄,要規模,又只能靠費用去拼,服務網點等各方面拼不過大公司。”一家新型財險公司負責人頗感無奈地對記者表示,由于市場費用競爭加劇,不少中小公司的車險承保盈利情況進一步惡化,從而導致整體利潤進一步下滑。
面對車險業務,保險公司當如何決策?死磕到底還是忍痛割愛?不同的險企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部分公司已經退出了車險市場。其中,“斷舍離”做得較為成功的當屬美亞保險。該公司2012年盈利4177.6萬元,但受車險虧損影響,2013年凈利大幅降至232.1萬元,2014年變為虧損170.96萬元。2015年,其決定退出車險市場,此后,2016年、2017年分別盈利1.02億元和1.33億元,今年一季度取得6084.5萬元凈利潤。從目前仍在死磕車險業務的外資險企來看,車險承保呈現全險虧損的局面,這一現象也普遍存在于中小中資財險公司身上。
上述財險公司負責人也表示,隨著車險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不能再繼續采取拼費用的老辦法,公司將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多下功夫,在業務方面要尋找細分領域,目標是在保費規模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實現承保利潤的逐步好轉。
21:31 | 瑞晨環保: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3億... |
21:31 | 5月12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貴... |
21:25 | 戰略再進階 太龍股份在半導體領域... |
21:22 | 靴子落地!000656,重整計劃獲批! |
20:29 | 金石三維戰略攜手匯納科技 強強聯... |
20:21 | 直擊科創板新能源行業集體業績說明... |
19:20 | 京東健康發布“雙百品牌聯盟” 助... |
19:15 | 多措并舉點亮長效回饋星辰 深市通... |
19:15 | 株冶集團持續創新綠色低碳技術 20... |
19:15 | 飛天之夜黃小西音樂盛典暨2025茅友... |
19:14 | Brand Finance2025年中國品牌價值5... |
18:22 | 京東護士到家啟動“領航者計劃”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