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張博
元宇宙到底有多火?國外社交巨頭Facebook將“元宇宙”定為公司未來的核心戰略,并更名為Meta;微軟、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紛紛加入“元宇宙”賽道;區塊鏈行業的元宇宙項目備受資本青睞。國內方面,騰訊、字節跳動、網易等也爭相進入相關領域,布局“元宇宙”,中青寶等A股市場元宇宙概念股更是持續暴漲。
火熱之下,“元宇宙”已成了一個現象級的“潮流詞”,但每個人對“元宇宙”的看法仍然各不相同,可謂“百家爭鳴,千家炒概念”。近日,正“直播帶貨”的羅永浩在微博上表示,“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據相關媒體報道稱,科幻作家劉慈欣卻表示了對“元宇宙”的悲觀,“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但不是未來,也不該是未來。”
巨頭爭相布局元宇宙 相關的多個區塊鏈項目成功融資
目前,雖然元宇宙產業整體上處于早期階段,但科技巨頭、資本方已開始爭搶“元宇宙”賽道。
10月29日,社交巨頭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Connect大會上宣布,Facebook將更名為“Meta”。
扎克伯格在公開信中寫道:“我們希望在未來十年,元宇宙將覆蓋十億人,承載數千億美元的數字商務,并為數百萬創造者和開發者提供就業機會。”扎克伯格預測,元宇宙的元素可能會在5到10年內成為主流。該公司預計“在元宇宙達到規模之前,將在未來幾年內投資數十億美元”。
此外,部分國際咨詢企業也表示看好元宇宙的未來。如彭博行業研究預計,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到2030年或將達到2.5萬億美元。普華永道預計在2030年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
對于元宇宙賽道來講,Facebook更名Meta堪稱里程碑事件。
11月3日,據外媒報道,繼Facebook后,微軟也正在調整旗下的指標性產品,包括PowerPoint和Excel,以創建一個更加企業化的元宇宙版本。據悉,首個產品將是具有數字虛擬形象功能的MicrosoftTeams聊天和會議應用版本,目前正在測試中,將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客戶將在虛擬世界分享Office文件和其他功能,包括PPT幻燈片。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以來,作為元宇宙重要基礎設施的區塊鏈行業也有多個相關項目融資成功。
11月2日,NFT游戲公司The Sandbox宣布完成9300萬美元融資,軟銀VisionFund2領投,新融資將有助于推動The Sandbox創作者經濟增長,從游戲領域擴展到時尚、建筑和虛擬音樂會;元宇宙社交應用Flickplay完成500萬美元融資,Flickplay是一款社交錢包應用程序,旨在處理不同類型的數字藝術和藏品。用戶能通過交互式AR地圖獲取藏品,然后使用一套內容創建工具向其他用戶展示它們;游戲元宇宙生態系統Project SEED宣布完成310萬美元私募融資,Project SEED是一個由AAA游戲工作室構建的GameFi生態系統。
11月3日,元宇宙平臺SecondLive宣布以3000萬美元估值完成種子輪融資,獲得BSC10億美元增長基金以及Binance Labs的資金支持,SecondLive將利用新融資加速平臺增長,并通過推進其元宇宙功能來支持BSC生態系統。
11月4日,區塊鏈游戲開發平臺Enjin成立1億美元Efinity元宇宙基金,該基金將用于Metaverse項目、游戲、NFT應用等項目;同日,波場基金會與NFT市場APENFT聯手推出1億美元的基金,以支持NFT項目和數字藝術家。此基金旨在收集“有意義的故事并促進元宇宙中的金融和文化包容性”。
反觀國內市場,Facebook改名等多重因素也再次引爆了A股市場元宇宙概念股。通聯數據Datayes!相關數據顯示,A股市場當前有31只股票涉及元宇宙概念,總市值近2500億元人民幣。以中青寶為例,其股價兩個月內已暴漲了3倍,而從10月29日至今,股價漲幅也超過了83%。不過股價非理性暴漲后這此公司也受到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11月5日,中青寶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正在研發的游戲《釀酒大師》的具體內容、與元宇宙概念關聯性等問題,并解釋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熱點概念炒作股價的動機,以及虛假或誤導性宣傳情況。
元宇宙定義尚無定論 專家稱黃金十年發展期可期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日前,“直播帶貨”的網紅羅永浩在微博上表示了,“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不過,羅永浩所說的“元宇宙公司”可能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元宇宙公司”。羅永浩引用了Shaan Puri對于元宇宙的理解。
Shaan Puri認為,“人類對于元宇宙的理解存在誤區,大部分人認為元宇宙是一個虛擬世界,但是真正的元宇宙其實并不是某個空間,而是某個奇點時刻,比如人工智能比人類聰明的那一刻,人們的數字生活價值大于物理生活的那一刻。”
羅永浩表示,Shaan Puri對于元宇宙的理解比扎克伯格靠譜多了。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未來在科技行業要做的很多事,都會不可避免地引領我們走向這個元宇宙,甚至不管我們是否愿意。
而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理解是“元宇宙就是更具象的互聯網”“在那里,你不只是觀看內容,而是身在其中。你感覺和其他人待在一起,獲得不同的體驗。這是你在2D平面應用程序或網頁上無法體驗到的”。
事實上,對于元宇宙概念及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構想,也有不少人持批判態度。據AI財經社報道,被稱為“中國第一位元宇宙架構師”的劉慈欣針對Facebook改名“Meta”就表示說,“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但不是未來,也不該是未來”。
劉慈欣此前也曾表示稱,元宇宙將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局限封閉系統內的熵值總歸是趨于最大的。所以元宇宙最后會引導人類走向死路一條。
另據外媒報道,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Facebook能否成功構建元宇宙表示懷疑,他表示,“我期待著元宇宙的出色創新,我已經等了大約三十年。但至于Facebook是否會建立它,我不知道。”
而從支持的聲音來看,11月4日,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接受采訪時表示,所有科技巨頭都會進軍元宇宙,Facebook、微軟、谷歌和蘋果等公司都可能開發各自的版本。史密斯認為不要讓炒作掩蓋了長期的技術趨勢。“我認為元宇宙會非常大,且非常重要。它必須能保護隱私和數字安全,并防止虛假信息和操縱。我們都在談論元宇宙,仿佛我們要進入某個新的維度。我們仍將與人一起生活在現實世界里。”
GPU制造商英偉達媒體和娛樂行業總經理RichardKerris日前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元宇宙作為相互連通的虛擬世界,將很快成為現實。他表示:“你可能認為你不會進入元宇宙,但我保證在五年內,我們所有人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進入其中。頂級公司也將建立在相互連接的虛擬世界之上。”
“目前,蹭元宇宙概念的公司多,而且真假難辨。雖然幾乎所有人都確定,元宇宙將是未來,但究竟何為元宇宙,人們尚未達成共識。”這是百度副總裁馬杰剛剛在《AI呀,我去!》活動上分享的自己對于元宇宙的看法。
馬杰認為,實現元宇宙需要翻越實時高刷的沉浸式體驗畫面效果、內容生態層面的良性構建等三組技術大山。他從Garnter公司在1995年提出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出發,做了一個“現實但不負責任”的預測。“元宇宙的概念正在走向‘過高預期的峰值’,在明年的下半年或者后年,我相信泡沫會破滅。當潮水退去的時候,就能看到各自的底牌或者底褲。”
馬杰還表示說,現在是元宇宙最火熱的階段,所以也是最需要冷靜和務實的階段。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于佳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當前元宇宙相關的數字技術尚未成熟,有些應用嘗試也可能會失敗,相關的公司或項目都還處于早期階段,其投資的風險性不可不察。因此,相關公司股權(無論上市與否)等資產都存在較高風險,再加上行業存在的不小泡沫,因此,投資者要特別予以關注,投資不宜盲目跟風。
不過,于佳寧堅稱,未來十年將是元宇宙發展的黃金十年,轉型窗口期已經悄然開啟。資本的爭相入局,勢必會加速國內元宇宙的建設和普及,進而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為實體企業開辟全新的發展空間。
通聯數據資深行業研究專家汪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元宇宙未來發展方向也是與相關產業快速進步息息相關,包括5G/6G網絡、云計算、邊緣計算等,還廣泛包括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AI產業、電子游戲產業、交互硬件、區塊鏈產業等,全球元宇宙市場規模未來或可達萬億美元級別,空間巨大。
(編輯 孫倩)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