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元宇宙概念熱浪滾滾——除了科技巨頭扎堆布局外,已有多家銀行在數字化轉型中“押寶”元宇宙賽道,以期賦能業務創新,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務。
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期調研了解到,銀行對元宇宙的探索,目前集中在虛擬數字員工、虛擬營業廳等方面。“元宇宙的興起,將再次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百信銀行戰略總監管正剛認為。
銀行角力元宇宙賽道
據了解,工商銀行、百信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等均對元宇宙進行了初步探索。梳理來看,這些探索集中在打造虛擬營業廳、制造虛擬數字員工、虛擬金融服務等方面。
例如,2021年,百信銀行推出了“AI虛擬品牌官”的二次元形象——AIYA愛雅;近期,工商銀行推出“VR元宇宙虛擬營業廳”,以VR智能眼鏡為媒介,可為用戶打造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目前已率先在河北省雄安分行試點使用。
中國銀行相關人士亦向記者透露,該行正在研發元宇宙相關產品,有望在不久后發布。
南京銀行正在打造元宇宙空間“你好世界”。“項目初始,我們計劃僅開放中心廣場區域。隨著后續新用戶的入駐和業務拓展,還將建設更多虛擬交易場景。”南京銀行相關人士表示,中心廣場以“養鴨子”游戲為交互載體,將南京銀行的在線開立電子賬戶、金融產品知識學習、營銷活動瀏覽及分享等業務貫穿其中。
銀行布局元宇宙,是探索多元金融服務的一種途徑。在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看來,在具備經濟體系的元宇宙世界中,為用戶提供虛擬金融服務,拓展更為豐富的消費、交易場景,為用戶創造交互式、沉浸式體驗等,都是金融元宇宙的主要內容。
賦能銀行業務創新
管正剛認為,元宇宙有“人、場、物”三個核心內涵,分別是虛擬數字人、沉浸式體驗的場景以及數字資產。
作為資金融通機構,銀行探索元宇宙,是噱頭還是真正能夠賦能業務?
在行業人士看來,探索元宇宙,對銀行而言具有實質意義:一方面幫助優化底層架構布局;另一方面可以豐富銀行業務場景。這些都有助于銀行未來業務創新、網點轉型等,特別是場景拓展,可以幫助零售業務增長。
工行發布的“VR元宇宙虛擬營業廳”,其實就是探索元宇宙智慧網點建設的一種舉措,被外界視為可以幫助降低網點的日常運營成本,加快構建數字金融生態步伐。
讓銀行更感興趣的是——元宇宙帶來的場景。因為對銀行零售而言,得場景者得業務。
“傳統的場景金融中,客戶的交互方式主要以線下為主,受到時間和空間約束;元宇宙應用環境下的場景金融中,客戶感知、連接、服務能力的提升將是核心,客戶線上與線下雙線體驗結合將是流行方式。”南京工業大學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岷峰表示。
更具想象空間的是,未來銀行可能將更多業務“搬到”元宇宙,可以在虛擬空間“面對面”為用戶辦理業務。
在陸岷峰看來,在應用元宇宙原理方面,銀行現階段有突破但仍不足。他認為,應根據元宇宙特點強調沉浸式消費的感覺,利用元宇宙提升商業銀行客戶的場景體驗,增強客戶黏性,創新具有元宇宙基因的場景金融新產品,提升產品體驗感。
管理好元宇宙應用風險
在探索元宇宙帶來的機遇同時,銀行并未忽視其應用風險。
在業內看來,元宇宙本質是數字虛擬世界,當其融入銀行的應用場景時,將面臨元宇宙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風險,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重復投資風險。
據了解,盡管銀行密集布局元宇宙賽道,但他們對元宇宙的應用整體呈謹慎態度。華東地區某城商行人士表示,目前該行業務部門對待元宇宙還比較謹慎,相關探索主要集中在研究階段。
元宇宙在場景金融應用中,尤其須關注的是用戶財產安全。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律師丁學明表示,在元宇宙中,虛擬財產的屬性、權屬界定及保護、產生糾紛的解決機制等仍須考慮,建議理清虛擬財產法律屬性及權屬,保護虛擬財產,在虛實結合時,對虛擬財產和傳統的物權區別保護。此外,還有數據安全——銀行通過元宇宙增強用戶體驗感的同時,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問題也值得關注。在陸岷峰看來,要切實加快加密計算技術在元宇宙及場景金融中的應用,金融機構要有防堵數據隱私漏洞的技術能力。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