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日前,國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銀行2022年校園招聘公告已陸續發布完成。《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各銀行公告及走訪多個銀行營業網點后發現,今年,各銀行機構均通過提供六險二金、解決住房、帶薪休假等優厚待遇,向畢業生們伸出了“橄欖枝”。
招聘數據大PK
科技人才快到“碗里來”
目前,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均已發布2022年校招公告,從招聘人數上來看,各銀行機構均呈現“缺人”態勢。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國有大行公布的招聘人數就已接近7萬人。
具體來看,建設銀行擬招近16000人、農業銀行擬招近22000人、工商銀行擬招近19000人、中國銀行擬招近10000人、郵儲銀行擬招人數若干、交通銀行擬招人數若干。據悉,各銀行機構招聘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底,統一筆試時間大多數為2021年10月中旬,面向畢業時間為2021年1月份—2022年7月份的畢業生展開。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機構擴招是為自身數字化轉型儲備人才,同時,也為未來激烈的競爭環境做好基礎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銀行機構對科技型人才“更新換代”的意圖較為明顯。
從校招崗位情況來看,各銀行機構均難掩對科技型人才的渴望。例如,工商銀行公布的海外英才計劃、星辰管培生計劃、專業英才計劃、科技箐英計劃等多項計劃均指向科技領域;建設銀行招收科技型專項人才;農業銀行主要崗位涉及信息科技崗等;民生銀行發布的“民芯”計劃旨在為該行儲備金融科技類人才;中信銀行崗位集中在信息科技崗等崗位;南京銀行總行崗位涉及信息技術部及數字銀行管理部等。
記者注意到,銀行渴望“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在對機構進行“減員”。根據剛剛披露的銀行業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國有大行員工人數合計減少近2.6萬人。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近幾年,銀行的業務和設備愈加智能化,對與數字化相關業務的人才需求不斷上升,加速了人才結構變化。”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銀行推進人才“更新換代”有兩種表現特征:一是年齡的“更新換代”,90后員工的比例持續上升,其中不乏00后的身影;二是崗位的“更新換代”,伴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崗位呈現出向科技及“高精尖”類聚攏趨勢。
個別銀行
福利待遇達16項
從福利待遇方面來看,各銀行機構正在“下血本”攬才。例如,郵儲銀行在某地區的福利待遇包括以下6項:五險兩金、競爭力薪酬、福利補貼、帶薪年假、入職培訓、商業補充保險等。此外,該行還設置了最高12萬元的人才獎勵,且給予實習生每個月最高2000元的實習補貼。
建設銀行承諾的12項福利待遇包括:五險一金、企業年金、帶薪休假、補充醫療保險、崗位津貼、港灣基金、住房補貼、健康體檢、節日福利、生日福利、療休積分、防暑降溫福利等;農業銀行在某地區給出的入職福利待遇包括:六險二金、員工宿舍、帶薪休假等。
應屆畢業生李華(化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銀行提供的待遇已經非常優厚,但對于選擇國有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依舊很“糾結”:國有大行職員多、業務能力強、晉升體系相對完善;而股份制銀行的晉升空間則可能更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銀行在福利待遇方面并不輸國有大行。例如,招商銀行在某地區分行給出的福利待遇多達到16項,其中,兩項福利“涉房”:新員工租房補助、員工購房補貼。
平安銀行給出8項福利待遇包括培訓體系、帶薪年假、五險二金、年度體檢、獎金、節日福利、家屬關懷等。此外,有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公布出來的福利待遇僅是部分節選。
從對畢業生的專業要求角度來看,今年,國有大行逐漸放寬對專業的限制。比如,建設銀行今年招錄的綜合營銷崗和柜面服務崗,并未對專業提出明確的限制要求。
于百程認為,國有大行在科技投入上處于領跑者角色,未來發展空間及待遇相對較好;而股份制銀行在機制上可能更靈活一些。對應聘者而言,建議著重從崗位未來成長性上考慮。
蘇筱芮建議,國有大行具備傳統大行的實力,股份制銀行則更具活力,不能為了選銀行而選職位,建議結合自身職業發展目標、崗位類型以及企業文化氛圍來進行綜合選擇。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