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一年時間,我們二期擴建的辦公生產場地現在已基本完成。”近期,上海證券報記者在長三角地區調研時,浙江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洋新材)副總經理陳國鋒介紹說。聯洋新材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該公司于2019年著手進行戰略性調整,優化生產鏈,由此保證了2020年業績幾乎沒有受到當年的疫情影響。
這是中小企業抓緊生產,順勢調整,期望再上一個發展臺階的縮影。記者調研的江浙地區其他幾家企業也正在擴產中,呈現一片盎然生機。這些企業順利復工、擴產快跑的底氣從何而來?除了企業自身實力,銀行金融服務的精準滴灌也是企業底氣所在。
企業擴產進行時
6月末的浙江省桐鄉市,正值梅雨季節,天氣時雨時晴。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聯洋新材的二期擴建項目進度,副總經理兼董秘王雪興也正為此忙得不亦樂乎。他介紹說,按照計劃,公司9月份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實現試生產。
聯洋新材主要為風力發電領域的葉片、機艙罩生產廠商以及游艇制造企業等提供玻纖復合材料和結構芯材。部分原材料從海外進口,同時產品也遠銷海外。
近兩年來,聯洋新材順勢調整戰略,打算在海內外分別建設完整的生產鏈。
“以前我們的模式,是海外基地生產原材料,進口到境內后再加工生產、銷售,但問題在于國外生產成本較高,且受疫情影響,交付的及時性無法保證。”王雪興說。
因此,去年公司做了一個戰略性的結構調整:今后海外的產品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到銷售都整體放在海外;境內二期項目建好后,也會擁有從原料采購到成品生產到銷售的完整鏈條,有利于應對原料價格波動以及貿易風險,形成“內外兼修”的良性發展架構。
金融服務精準滴灌
在距離桐鄉大約20公里的海寧市,以皮革聞名,亦以經編產業聞名全球。浙江綠龍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綠龍新材料)就落戶其間。綠龍新材料主要產品是反滲透經編過濾基布,以及汽車內飾布。這兩年,由于疫情影響車企海外供應鏈,很多訂單出口轉內銷,綠龍新材料的需求大增,此前研發的豐富積累迎來大爆發,銷售額持續增長,也讓企業到了引進設備、擴大生產的關鍵時刻。這段時間,公司忙著擴大生產,董事長陳俊鋒每天都下廠查看生產進度。
浙商銀行海寧支行行長邢彩娟介紹說,這里的產業園區,大大小小都是經編企業,土地也緊俏得很。
無論是擴大再生產,還是產業鏈調整,背后都離不得資金支撐。何況,這些企業的經營模式普遍是訂單模式,企業要根據訂單來決定產能。如此,就存在原材料、設備采購墊資,但同時資金回籠又有個時間差,企業一般都存在資金困擾,而可用于抵押的土地、設備等,銀行能提供的額度又十分有限。
“我們的企業屬于新興基礎材料行業,每年研發投入都會占營收比重大約30%。”據陳俊鋒介紹,擴產一般都會有資金缺口。像今年3月,該公司買進6臺經編機需要700萬元,資金占用就不少。
這時,來自于銀行精準定制的金融服務就是在給企業“雪中送炭”。
像聯洋新材所需原材料之一的結構泡沫,是通過其意大利子公司進口,企業現有授信僅可滿足境內融資需求,而意大利子公司融資難度較大,僅通過國外當地銀行可獲取的信用方式融資金額往往是杯水車薪。
浙商銀行針對這種情況,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進口池融通服務。浙商銀行桐鄉支行行長葛宇琴介紹說,結合聯洋新材的實際情況,先將銀行保兌的國內應收賬款質押擔保入池,產生一個授信額度,再通過出口池“極速開證”功能,滿足企業進口開證需求,其子公司在收到浙商銀行開立的信用證后,向當地銀行進行融資,獲得低成本融資。
2020年9月至今,聯洋新材在浙商銀行累計開證550萬美元,該行逐步成為其主要的國際業務合作銀行之一。
而綠龍新材料如今與浙商銀行海寧支行的合作形式也十分豐富,除了傳統貸款,還有銀租聯動、國際業務、鏈融ABN等業務。“我們希望與企業共同成長,在不同發展階段提供不同服務。”邢彩娟說。去年復工復產期間,她帶領團隊一個月走訪了數百家中小企業,一有空就往企業的車間跑,支持了浙江晶科、衛太科技等一批實體企業的壯大。
這種理念和努力也反哺了銀行。記者了解到,在海寧29家金融機構中,浙商銀行海寧支行的存款余額僅次于工、農、中、建等國有大行和當地農商行,穩居股份制銀行之首。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