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北京市法學會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數十位專家學者近日聚集一堂,圍繞當前數字金融發展、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開展專題法學研討。與會專家學者強調,要依法規范和發展數字經濟,健全數字規則與數據法治,建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法律治理的長效機制,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開展金融創新。
由北京市法學會互聯網金融法治研究會主辦、北京市中信公證處協辦的“區塊鏈應用法律研究”學術研討會,12月19日在京舉行。40余位從事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數字經濟法治研究著名學者、法律實務專家,從事區塊鏈法律應用和監管科技的專家參加研討。
該會會長張柔桑強調要積極回應社會期待,著眼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學術研究。特別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領域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的法律對策研究;對加強金融數據治理、強化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法律研究;對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法規制度體系的研究等。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管曉峰呼吁金融領域和金融行為回歸常識、健康發展。他提出,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是一面鏡子,但今天我們有的企業還在用這種ABS模式,有的互聯網企業的杠桿已經達到50倍以上,這顯然是把風險轉移給了社會。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提出,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需重視對法律體系的再造。他認為,當前央行正在進行的數字人民幣發行,至少涉及這樣幾個法律問題:一是需要授權央行發行和管理數字貨幣的法律修訂;二是它的法償性;三是有關生態需要的法律配套;四是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需要完善相關基礎法規,特別是標準化體系;五是數字貨幣可控命名個人信息的保護;六是有關國際協作和國際標準的修訂。為此他提出,盡快推動人民銀行法和人民幣管理條例的修訂;對數字貨幣法償性通過條文加以明確;解決好支付中有關銜接、過渡的法律配套問題;通過法律代碼化,加強數字人民幣底層基礎設施的技術規范建設;在可控命名的原則下,明確DCEP的交易主體、具體個人信息保護有關接口和要求;積極參與全球BCDC競爭態勢之中的合作與溝通。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分析了國際數字貨幣監管的最新動向,他說,FSB金融穩定理事會是G20唯一的一個常設的金融監管機構,不久前該機構發布了一個監管科技的白皮書,提出了監管科技的一些觀點,這些觀點對現有金融監管體系有重要影響。中國是FSB的重要成員,我們要推動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積極參與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的制定,塑造新的競爭優勢。
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楊帆提出,不管是區塊鏈、數字化、智能金融,深入融合為數字化,不僅僅標志著金融4.0的到來,而且更需要自組織風險、內控機制的建立、規范和提升。不管金融產品在哪一層,是傳統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產品,還是現在的數字金融產品,都有它最基本的功能。監管、風控只能根據產品的功能去確定其風險內控架構以及監管架構,法律同樣也要根據產品和功能去確定監管的法律控制架構。
圍繞區塊鏈應用法律問題,專家們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了研究。新華社高級編輯楊兆波提出,要用系統論思維解決互聯網發展、數字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重視信息安全建設的耦合作用;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安晉城探討了德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法律邏輯與實踐以及給我們的啟示;宋健法官和肖颯、林野麗律師分別就建立線上“公證+執行”非訴解決機制、數字貨幣投資情景下的新型犯罪、慈善捐贈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模式與法律分析作了探討。(袁元)
(編輯 張明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