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統計,“顏值經濟”讓醫療美容行業逐漸由極少數人群的專屬向廣大群眾普及,并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銷售、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務行業。據微整形中國美容整形協會預測,到2019年醫美行業規模將突破一萬億元。
作為醫美行業的戰略布局先行者,由新醫美藝術節組委會主辦,廣州遠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618新醫美藝術節于6月19日開設了一場聚焦于醫美資本化的熱點問題的互動論壇。參與論壇討論的嘉賓包括遠信集團董事長兼伊膚泉品牌創始人凌遠強、廣發銀行投資銀行部大消費組負責人譚旭、廣發證券自由資金部胡進、華韓控股董事長李昕隆以及新浪醫美主編王青羽。
會上主要討論的問題均集中在如何將資本和醫美相結合。
對于企業關心的資本利用問題,凌遠強認為,“如果是為了得到資本后實現更好的業務發展,企業管理者應該尋找能推動業務的戰略性投資。但是如果是單純為了推進IPO,建議處于早期階段的企業不要急功近利。”
同時,醫美行業雖然這幾年發展呈向好態勢,隨著國家管理的深度介入,行業發展更加健康。但是在資本層面,對醫美行業均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胡進對此給出的解釋是,“資本面對醫美市場躊躇不前的主要是原因是無法定義醫美的本質,醫美應該還是屬于醫療服務還是屬于消費品?當無法明確性質的時候,投資方就會面臨無法對這個對象進行市場估值的問題。”
對于未來資本和醫美行業可能的結合形式,譚旭表示,“在行業監管日趨規范的環境下,綜合實力強勁,優質的醫美項目極易受到資本的青睞。相比較而言,產品或技術上的競爭優勢將會對資本有更大的吸引力。”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