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斯會
近四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同程藝龍赴港股上市終于有了新的動靜。最近,有消息稱,同程藝龍大概率會于今天(10月25日)通過港交所聆訊。
對于這則消息,《證券日報》記者求證了同程藝龍方面有關工作人員,與以往的口風一致,同程藝龍方面仍只回應稱“公司目前處于上市靜默期,一切都以公開信息為主。”
如果聆訊通過消息屬實,同程藝龍在今年年底掛牌港交所將成為大概率事件,這也意味著同程藝龍將成為港股第一只OTA(OnlineTravelAgency,即在線旅行社)。
營收增幅趕不上利潤增幅
2017年12月29日,同程旅游集團旗下的同程網絡與藝龍旅行網宣布正式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在公開的報道當中,均是二者強強聯合后,在多項業務上實現互補,大規模占領“機+酒”市場。
同時,同程藝龍憑借2017年52.27億元的總收入,成為國內位列前三的OTA。
不過,對于二者合并后,業績迅猛提升,有分析人士提出了質疑,具體來看,2016年,同程虧損9100萬元,藝龍虧損21.61億元,總虧損達到了22.52億元。到了2017年,同程利潤為4.91億元,藝龍利潤為1.94億元,總利潤扭虧為盈至6.85億元。
從總虧損22.52億元到盈利6.85億元,二者的差距達29.37億元。
利潤暴漲,反觀公司營收情況,2016年,同程實現營收14.35億元,藝龍營收為22.05億元,合計達36.4億元;2017年,同程營收為27.01億元,藝龍營收則為25.19億元,合計營收52.26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僅為43%。
兩廂對比,收入的增長幅度明顯趕不上利潤的增長幅度,從財務的角度來看,能實現這樣的反差,大概率出在成本控制上,例如裁員、控制預算等。
例如,此前有消息稱,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同程內部進行了大規模人員調整,另外,同程此前大規模擴展的線下門店也出現了關店的情況。
能否扭轉破發魔咒
不管怎么樣,從招股說明書上的業績來看,2017年同程藝龍表現得非常亮眼的,自今年6月21日,同程藝龍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后,公司IPO進度也終于引來了新的消息。
有消息稱,10月25日,同程藝龍會通過港交所聆訊,通過IPO募集10億美元,12月份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招銀國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
從股東方面來看,騰訊和攜程網是同程藝龍的大股東和二股東,分別持有其24.92%和22.88%的股份。
作為大股東的騰訊,直接給沖擊上市的同程藝龍網帶來了明顯的“好處”,騰訊給了其相當大的活躍量,根據移動互聯網商業智能服務商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秋季大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借助于微信經濟,今年9月份,同程藝龍酒店機票火車小程序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了1.8億。
公開資料顯示,同程從B輪、C輪、E輪等都有騰訊的身影,并且在2011年5月,藝龍也獲得騰訊8400萬美元融資。
從股東的角度來看,騰訊在業務上傾斜合并后的同程藝龍也就不新鮮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騰訊加持,但二股東的攜程網其實在業務上與同程藝龍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系。
另外,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港股市場上,還迎來了同程藝龍在住宿和交通上新的競爭對手美團點評旗下的美團旅行。
高度依賴大股東騰訊的流量,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風險提示中,同程藝龍也稱一旦與騰訊關系發生變化,將影響其經營。
盡管在合并后,同程藝龍實現“優勢互補”,通過聆訊后的IPO令人期待,但今年以來,多家互聯網公司扎堆港股或美股上市,卻在后期走勢向下,甚至掛牌當日即告破發,在行業“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有騰訊加持的同程藝龍能否避免破發命運仍有待觀察。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