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6月20日,三孚股份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億元對控股子公司唐山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孚新材料”)進行增資。三孚新材料其余股東三孚科技及自然人股東劉嵚不進行同比例增資。增資后,三孚股份直接持有三孚新材料75.61%的股權,同時通過控股子公司三孚科技間接持有三孚新材料16.94%的股權。
對于此次增資的目的,三孚股份方面表示,旨在進一步增強控股子公司三孚新材料在硅烷偶聯劑方向的項目研發、市場拓展、產品量產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公告顯示,增資前標的公司注冊資本為2.1億元,其中三孚股份出資1.34億元,持股比例64%;三孚科技出資5250萬元,持股比例25%;劉嵚出資2310萬元,持股比例11%。增資后標的公司注冊資本變為3.1億元,其中三孚股份出資2.34億元,持股比例75.61%;三孚科技持股比例降為16.94%;劉嵚持股比例降為7.45%。
三孚新材料成立于2019年,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實現凈利潤-3311.80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3397.74萬元;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06.45萬元,實現凈利潤-1945.76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010.92萬元。
三孚股份表示,鑒于標的公司目前硅烷偶聯劑產品處于市場開拓階段,尚未達到預期,累計凈利潤為虧損。公司按照1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對三孚新材料增資,本次交易無需審計、評估,定價具有合理性。未來公司將持續擴大硅烷偶聯劑產品的產銷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加強市場推廣,努力提升企業效益。
硅烷偶聯劑被廣泛應用在輪胎、橡膠、硅酮膠、人造石材、紡織印染、玻纖、鑄造等行業,是現代有機硅材料工業、有機硅高分子材料工業、復合材料工業及相關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配套化學助劑。
三孚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硅烷偶聯劑產品2022年銷量約1.2萬噸,2023年處于產能爬坡期,預計銷量將有較大幅度增長。近幾年,硅烷偶聯劑行業的業績較為亮眼,市場硅烷偶聯劑產能呈不斷擴張趨勢。以前的硅烷偶聯劑行業產業鏈較長、較為分散,近幾年行業快速整合,集中度不斷提高,不具備產業鏈優勢的硅烷偶聯劑企業可能會逐步被市場淘汰。硅烷偶聯劑需求長期來看呈上升趨勢,中國在常規硅烷偶聯劑方面在國際市場具有統治性地位,特種硅烷、雜化、低聚物等將是企業發展的新方向及利潤增長點。”
對于硅烷偶聯劑系列產品的規劃,三孚股份方面表示,“公司產品基本覆蓋常規硅烷偶聯劑較大品種系列,包括氯硅烷、硅酸酯、氨基、環氧、含硫、酰氧、乙烯基等。2022年度,公司的硅烷偶聯劑中間體銷售占比相對較高,其次是硅酸酯類硅烷偶聯劑,其他品種占比較為均衡。后續隨著硅烷偶聯劑系列產品產能的逐步釋放,中間體銷售比例會有所降低,其他系列產品銷量將相應增加,含硫硅烷部分預計將會有較大幅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為激勵三孚新材料經營管理團隊,自本次增資辦理完畢工商變更登記之日起三年內,三孚新材料經營管理團隊有權按照約定價格自三孚股份受讓其所持的不超過1100萬元的三孚新材料出資。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孚股份此次增資,表明其看好控股子公司三孚新材料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愿意投入更多資源獲取更大控制權。同時,約定經營管理團隊有權按照約定價格受讓大股東所持股份,有利于把控股子公司的核心團隊與上市公司的利益捆綁得更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有利于公司未來的經營發展。”
(編輯 汪世軍 白寶玉)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