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安
6月11日,武漢友芝友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友芝友生物)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信建投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2月9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因未能在六個月招股書有效期內通過港交所聆訊,因此首次赴港上市無果。
公開資料顯示,友芝友生物成立于2010年,公司基于雙特異性抗體(簡稱:BsAb)的生物技術,致力于開發用于治療癌癥或癌癥相關并發癥及老年眼科疾病藥物。
核心產品預計2025年申請上市
招股書顯示,目前,友芝友生物已經設計和開發了7種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及四個創新平臺,包括YBODY平臺、Check-BODY平臺、Nano-YBODY以及與武漢病毒研究所合作開發的UVAX平臺。
候選藥物方面,有6款BsAb類藥物,其中5款專門用于治療癌癥或癌癥相關并發癥;對于創新平臺,友芝友生物表示,上述平臺是公司持續努力提供全新候選藥物的引擎。利用平臺技術,公司能夠設計和生成不同的抗體結構,因此可以快速擴展公司的研發管線,納入更多導向廣泛靶點和信號通路的BsAb。
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及2022年,因未有產品實現商業化,公司其他收入分別為1279.8萬元及256萬元。同期,公司研發支出分別為1.13億元和1.57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49億元和1.89億元,兩年虧損總計超3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手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4億元。
有行業從業人士表示,友芝友生物目前的產品管線多處于研發階段,距離實現商業化仍有不短的距離,換句話說,公司的財務狀況預期短期內很難有所改善。
從產品角度看,目前,公司研發進展最快的是核心產品M701的惡性腹水適應證,其正處在II期臨床試驗,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提交BLA(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指生物制品上市申請)。
另外,公司還存在過分依賴單一供應商的情況。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2年,友芝友生物自五大供應商處采購總額分別為6800萬元及2450萬元,分別占采購總額的48.4%及37.7%。上述報告期內,公司自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為5000萬元及900萬元,占當年采購總額的35.3%及13.8%。
對此,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畢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過分依賴單一供應商的情況,意味著若與供應商合作出現問題,友芝友生物將要承擔更多的采購風險。
即便如此,仍難擋友芝友生物受風投機構青睞。自公司成立以來,先后歷經6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7.12億元。投資方包括武漢高科、湖北科技投資集團、千山資本、藍晶創投、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石藥恩必普、磐霖資本等。其中,石藥集團子公司石藥恩必普曾于2018年擬以2億元收購友芝友生物股權。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IPO前,石藥恩必普持有友芝友生物28.15%的股份。
預期雙抗市場增長火熱
從行業視角,或許可以看出資本對友芝友生物這樣從事BsAb領域公司青睞的原因。
6月12日,信達生物在第28屆歐洲血液學會年會上,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全球首個抗CD47/PD-L1雙抗IBI322用于治療PD-(L)1耐藥的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I期臨床研究數據。另外,此前不久召開的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康寧杰瑞制藥宣布,雙抗聯合治療HER2陽性實體瘤的II期臨床取得初步積極結果。
目前,國內除康寧杰瑞制藥、信達生物外,還有恒瑞醫藥、貝達藥業等多家公司布局相關領域。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指出,預期中國BsAb市場在2023年至2025年間將以196.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未來兩年,BsAb市場的火熱程度,甚至可比肩2018年至2020年間的PD-1/PD-L1mAb市場。預計2025年至2030年,中國的BsAb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仍將高達46.6%。
對此,畢然指出,與單抗相比,雙特異性抗體具有同時結合兩種特異性表位或目的蛋白的功能,因此可以發揮特殊的功能起到單抗藥物難以達到的生物學功能。目前,國內有一批企業投身雙抗藥物的研發,據統計,目前國內共有100余家企業進軍該領域,涉及300余個藥物,其中康寧杰瑞制藥、友生物、維立志博生物、百利藥業等企業進展較快。
(編輯 白寶玉)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