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解世豪
3月6日,據《醫藥經濟報》官微消息,在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34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上,中恒集團副總經理肖淋在《造中華好藥,護華夏健康——中醫藥傳承創新引領大健康產業發展》主旨發言中表示,中恒集團將不忘初心,繼續以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為己任,深化“產學研用”結合,促進中藥現代化成果轉化,為我國老百姓帶來更多好藥。
1993年,中恒集團旗下梧州制藥打造出了“守正創新”的中藥標桿品種——注射用血栓通(凍干)。這是一種以三七提取物為原料的中藥注射制劑,其主要活性成分為“三七總皂苷”,多用于瘀血阻絡、中風偏癱、胸痹心痛及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癥。梧州制藥因其純度高并攻克了三七總皂苷類注射劑水溶速度慢的關鍵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由此奠定了在同類中藥注射劑中的領頭羊地位。
中恒集團始終秉承“為全民健康造好藥”的匠心理念,除了注射用血栓通(凍干)之外,還分別以中華跌打丸、婦炎凈膠囊、安宮牛黃丸、結石通片等中藥產品;艾司奧美拉唑腸溶膠囊PPI抑制劑、注射用氨甲環酸、納米炭混懸注射液淋巴示蹤劑、注射用去水衛矛醇、熒光素鈉注射液等化藥產品形成了醫藥領域主打的產品矩陣。
先進制造與創新技術是中恒集團的標簽。一直以來,中恒集團全力打造國內領先、廣西最大藥品食品研發大平臺。目前擁有“三七產品深度開發與資源利用重點研究室”,以及“張伯禮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臺,并在心腦血管、腫瘤藥等細分領域具有完善的院內渠道。
肖淋表示,在攻堅重大關鍵技術難題上,中恒集團充分發揮張伯禮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的引領作用,共同開展技術升級、中藥現代化等研究,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比如,通過對心腦血管藥物注射用血栓通開展物質基礎、不良反應,標準化建設以及臨床等方面研究,提出注射用血栓通產品的科技含量,為產品的質量及安全性提供保障。
截至目前,擁有528個藥品生產批準文號、354項發明專利,產品列入國家醫保目錄184個,列入國家基藥目錄45個,全國獨家生產品種25個,《中國藥典》收載品種106個,旗下梧州制藥參與美國藥典三七制劑標準制定……這是中恒集團在創新技術上耕耘多年的碩果。
憑借敏銳的嗅覺和眼光,中恒集團成為順利轉型的傳統中醫藥企業之一。面對新興的生物醫藥技術,中恒集團同樣著眼未來,借助積累數十年的專業優勢,研發布局謀新篇,創新驅動促發展,培育和打造重點實驗室及研發團隊。
如今,中恒集團旗下四川瀛瑞研發的創新藥納米碳鐵(卡納琳、納米碳混懸注射液升級產品),具有突出的腫瘤靶向化療及免疫治療的作用;AglaeaPharma中國實驗室強化研發全球技術領先的全蛋白組芯片,開發有效預測疾病,指導精準治療的基國檢測新技術;康德賽通過新型細胞治療技術在惡性腫瘤、中晚期肝硬化等人類重大疾病領域的開發、轉化及應用。
從生產、學習、科學研究到實踐運用,中恒集團科技進步創佳績,專利成果促轉化著力推動科研成果產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肖淋表示,中恒集團的中醫藥傳承創新思路主要在三點,從單純治療向治療與預防相結合轉型;從功能主治向病癥結合轉變;從藥品向泛消費品化轉變。
(編輯 張偉)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