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軍兵
2月22日晚,芳源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投資建設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開展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擴大公司在新能源行業的市場規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本次對外投資項目擬投資金額為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為建設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二期為建設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
公司稱,本次對外投資是公司在新能源產業上的重要布局,符合公司未來整體戰略發展方向。公司將借力于公司在分離提純及材料技術方面的實力,擴大公司業務規模,為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如今,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退役潮”也將接踵而至。尤其在2022年,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高漲的情形下,多家鋰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布局鋰電回收領域,包括車企、電池企業、材料企業、第三方回收企業等。
2023年開年以來,電池回收賽道擴產依舊火熱。寧德時代、天奇股份等公司也在近期新增動力電池回收投資項目,積極建設動力電池回收體系。
民生證券近期研報指出,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理論壽命4年-8年,因此,2017年前后國內大規模裝機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將在2023年迎來回收放量期。
芳源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鋰電池的生命周期一般為5年,2017-2021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為 486.5GWh,這也就意味著鋰電回收市場需求有望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實現快速釋放。與此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已進入關鍵期。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計,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累計將達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將達到96萬噸。按各類型電池單噸回收收入測算,對應市場空間遠超過千億元。
國海證券研究表示,目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仍是藍海市場,已具備良好回收基礎且已有相關布局的企業均有望一展身手。
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觀點認為,在動力電池退役潮的爆發期來臨前,目前來看行業產能甚至有些超前,存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且未來行業“躺著賺錢”的日子并不會延續太久。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以來,擬擴建的電池回收產能規模便接近百萬噸級別。
來源:高工鋰電官微
對此,芳源股份也表示如果未來市場需求不及預期,行業可能出現結構性、階段性的產能過剩。
中泰證券研究認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現已進入高增期,未來幾年將是行業分水嶺,隨著政策催化行業規范度提升,將形成“車廠-電池廠-回收企業”閉環,回收能力不達標的中小企業加速出清。
“但總體來看,由于鋰資源國內供應能力弱,對外依存度高,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能夠有效緩解我國電池金屬的供給約束。因此,動力電池回收的千億元市場值得期待。同時,行業具有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特點,未來行業將呈現集中度越來越高的格局。”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記者表示。
(編輯 張明富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