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12月5日晚間,海航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天津信托簽署涉及3.32億元擔保債務《和解協議》,公司最終需清償的債務確認為2.28億元,直接減少現金流出1.04億元;并且,協議約定2.28億元債務將最長延遲至2027年12月20日,以現金形式分期支付,預計將增加公司2022年度投資收益約0.22億元。履行完畢后,天津信托不得就主合同及保證合同項下的債權債務向海航科技提出任何主張或訴求。
有接近海航科技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和解協議》的簽署及執行將有效減少公司資金損失,為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持,較大程度上保護公司及投資者利益,有助于公司逐步、有效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主營業務上,海航科技已經重回航運市場并加速在此領域的布局。目前,海航科技利用自有資金持續購入船舶資產,通過運力補充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散貨船隊,深耕航運市場,持續擴大航運業務收入比重,將新購入的船舶資產迅速轉化為運營資產,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做大做強主營業務,確保上市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逐步化解歷史遺留風險
公開信息顯示,海航科技為原控股股東海航科技集團與天津信托簽署的《貸款合同》向天津信托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因主債務人海航科技集團被裁定破產重整,無法繼續履行償付責任,天津信托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海航科技履行全部擔保責任,支付本金、利息及罰息等3.32億元。
海航科技已經在2021年年度報告中對于涉及該筆擔保計提財務擔保準備金額2.42億元。本次公司與天津信托簽署《和解協議》后,雙方確認最終債務金額減少至2.28億元,且可以分期支付,償付時間延長至2027年12月,整體減少現金流出1.04億元。
“為最大程度維護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利益,經與天津信托多次談判,對協議條款進行多方位預評估后,在法院的主持下簽訂《和解協議》以減少公司損失。”海航科技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
發揮海運業務優勢重回航運市場
海航科技前身為“天津市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1日,是從事集裝箱國際海洋運輸業的航運企業,主營國際船舶集裝箱運輸等業務,至今已有近30年的航運業務經營歷史。
目前,公司已于2021年至2022年間陸續購入9艘干散貨船,總運力規模達到75萬載重噸,在航運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形成以航運、干散貨運輸為主的主營業務。
海航科技經營全球干散貨航線運輸,與國內外多家大型貨主建立了合作關系,長期從事澳洲、巴西、美國、加拿大及印尼的干散貨運輸,主要運輸貨物為鐵礦石、煤炭、糧食、鋼材等。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8億元。
據悉,海航科技主要管理團隊擁有豐富的海運業務相關經歷或物流集團管理背景,具備較強的市場意識和專業的海運業務運營和管理能力。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