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君
12月1日,港股餐飲上市公司呷哺呷哺發布了新品牌“趁燒”的業績。數據顯示,趁燒上海首店月均營收已破250萬元,最高翻臺率破6翻,單店全年營收預計破3000萬元,年坪效預破9萬元。
“趁燒的首店業績數據已遠超于同行,有望成為集團第三條高增長曲線。”對于上述業績表現,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趁燒不僅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也成為機構投資人、網紅和商業地產人爭相打卡的新地標。
此前,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火鍋和燒烤是我國餐飲市場最大的兩個板塊,但燒烤賽道暫未出現一家頭部品牌或企業,趁燒或將為這個藍海市場帶來全新的活力。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燒烤市場規模約2318億元,約占我國餐飲市場整體規模的5%。從夜間消費市場看,燒烤為僅次于火鍋的第二大品類。在人均消費支出和消費頻次的雙向推動下,過去6年我國燒烤市場增速CAGR(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11%,即使在2020年,燒烤市場仍保持正增長(其他餐飲品類降幅在20%-30%),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參考歷史增速,按照未來5年11%的市場增速,2026年市場規模將會將近4000億元。
事實上,趁燒并非單純的燒肉餐廳,與呷哺集團旗下的湊湊火鍋嘗試“火鍋+酒吧”的新業態類似,趁燒也自帶復合業態基因。公開資料顯示,趁燒取自于閩南語“趁熱吃”之意,由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帶隊打造的全新餐飲業態,是一家擁有“燒肉餐廳+酒吧+茶飲站”的一站式餐飲集合店。9月24日,趁燒全國首家門店落戶上海日月光中心,隨后,趁燒首批20余家門店均在9月份落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此外,呷哺集團多品牌會員體系在今年8月底正式上線后,呷哺呷哺、湊湊、茶米茶、呷哺食品、趁燒等多個品牌的會員互相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用戶留存。
“呷哺集團多品牌會員體系還可以根據數字分析模型,智能劃分需求人群,精準觸達目標消費群體,顛覆餐飲業傳統的營銷模式。”呷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呷哺集團擁有3000萬會員,年活躍會員數達1000萬以上。
“呷哺集團會員體系的打通和運營,會讓包括趁燒在內的多個子品牌快速吸收集團積累的會員流量池,并且以高轉化率提升客流及業績。”有餐飲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呷哺集團多品牌會員體系既增加了會員儲值活動,還能加強會員端的復購,提升用戶粘性。
發布業績數據的同時,趁燒2023年的開店計劃也已確定,不僅在上海繼續擴張,還將在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超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落地,未來3年門店數量計劃突破百家。
(編輯 孫倩)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