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李雯珊
6月8日,茂化實華發布公告稱,將以現金9700萬元的方式增持北京信沃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信沃達海洋”)16%的股權,若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共持有信沃達海洋85%股權。在今年1月26日該公司以現金4.2億元收購信沃達海洋的69%股權。照此計算,茂化實華兩筆收購共花費約5.2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北京信沃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海洋館的全稱(下文將用北京海洋館替代信沃達海洋)——位于北京動物園內長河北岸,占地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集觀賞、科普教育和休閑娛樂為一體,是目前國內知名的大型內陸水族館。
5.2億元收購北京海洋館85%股權
茂化實華是一家從事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經營的公司,涵蓋的產品主要有液化石油氣、聚丙烯、乙醇胺、丙烷等系列產品。該公司2021年的營業收入約為55.7億元,凈利潤為8205萬元;2022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9.1億元,凈利潤虧損約753萬元。
一家以石油為主業的公司,為何花費近5.2億元進行如此之大的跨界收購呢?
茂化實華在公告中表示,在“雙碳”及“雙控”背景下,高能耗化工項目發展前景受到影響,國內化工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公司化工主業面臨的困難挑戰、瓶頸制約日益突出,生存發展的壓力加大。基于公司拓展新業務、優化產業布局的戰略發展需要,在搞好現有石化主業、開展雙主業經營,有利于開拓新經營領域,有利于提升經濟實力。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海洋主題公園消費熱快速興起,消費升級帶來旅游結構調整成為帶動海洋主題公園消費熱最大的動力。國內大部分省會城市均已擁有了本市的海洋世界、海洋館等海洋主題公園,但規模參差不齊,東部地區占據全國海洋主題公園市場的70%,中西部地區發展嚴重不足。從以上特點來看,我國海洋主題公園消費仍有很大潛力有待挖掘。
根據該公司1月26日發布的關于北京海洋館評估報告公告,評估結論選用收益法評估結果,北京海洋館的評估價值為6.13億元。2020年北京海洋館的營業收入9506萬元,凈利潤虧損額約為1343萬元;2021年的營業收入約為2.2億元,凈利潤約為8079萬元。
據悉,北京海洋館門票單價160元/人,2018年-2021年折算成散客票次數分別為154萬人、155萬人、54萬人、128萬人。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大,半年時間未經營,2021年已恢復疫情前82%水平。根據第三方預測,未來年度繼續受疫情影響,隨著疫情防控的有效管理及經驗提高,預測仍控制在疫情前90%以下。未來5年分別為126萬人、128萬人、130萬人、132萬人、135萬人(疫情前87%左右)。
“北京海洋館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海洋館,年接待能力兩百萬游客,生意一直非?;鸨?。但是,近三年來的疫情對海洋館的生意有較大影響,疫情反復經常閉館,而海洋生物的養護成本卻難以降低,導致海洋館的業績每況愈下。茂化實華此時收購海洋館股權,也是給海洋館輸血,以渡過難關。當然,這筆投入相對海洋館的年收入而言并不算高,預計在疫情消失海洋館恢復正常以后,這筆股權投資會給該公司帶來較為豐厚的回報。”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正常情況下,北京海洋館的門票收入是比較穩定的,資產質量還是比較好。茂化實華從業務結構來說,收入規模比較高,利潤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像北京海洋館的這類資產對公司應該是有吸引力的。”透鏡公司創始人況玉清認為。
曾有2名董事及1名監事反對收購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23日、24日茂化實華召開審議收購北京海洋館69%股權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時,有2名董事和1名監事投票反對。深交所曾在1月29日對茂化實華上述收購發送關注函。
根據茂化實華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2名董事及1名監事投反對票的主要原因為盡調報告對該收購案所提示的風險如何有效化解仍未明朗,不確定性因素多,且后續面臨較大資金壓力,宜規避風險,繼續聚焦主業。
茂化實華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度報告顯示,2021年期末的該公司擁有的貨幣資金為1.94億元,2022年一季度末的貨幣資金為1.89億元。如果按照茂化實華在對應時期擁有的貨幣資金金額似乎無法滿足較大金額的收購。
針對在收購北京海洋館股權中存在的資金風險,茂化實華提出如下應對措施:在保障當前石化主業的穩健生產、實現盈利目標的前提下,本次交易事項同期,公司已有計劃從委托理財、證券投資板塊歸集資金,加大銷售力度清空庫存、加快貿易產品的銷售等措施以回籠資金。
“公司不一定要以自身現有的貨幣資金作為收購項目的資金來源,在現實中有不少上市公司可以用分期付款或使用直接或間接融資手段(例如銀行貸款或定增、發行債券等)來解決收購項目的資金來源。”錦華基金總經理秦若涵向記者表示。
據悉,茂化實華在今年1月底收購北京海洋館69%股權時,交易對價4.2億元的資金來源分別來源于自有資金以及銀行借款,其中:60%來源于銀行借款2.52億元,40%來源于自有資金1.68億元。
(編輯 才山丹)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