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歡
5月27日,讀者傳媒召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2021年,讀者傳媒經營業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實現營業收入12.22億元,同比增長12.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05.60萬元,同比增長14.27%。
“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全面向好,期刊板塊穩中有進,教材教輔砥礪前行,圖書板塊提質增效。在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下,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讀者傳媒總經理李樹軍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今年一季度,讀者傳媒主營業務持續向好,實現營業收入1.94億元,同比增長13.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1.94萬元,同比增長19.15%。
出版主業穩固發展
持續推進融合發展
讀者傳媒成立于2009年12月,并于2015年12月登陸主板市場上市,是西北地區首家在國內主板市場上市的出版傳媒類企業,實現了甘肅省文化企業上市零的突破。公司主要業務涵蓋期刊、圖書、教材教輔等紙質出版物的出版、發行、閱讀服務及電子出版物、在線教育、文化創意等領域,目前已形成主業突出、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2021年,讀者傳媒通過加大市場拓展力度,推動線上線下多渠道經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教輔教材、期刊、圖書等核心業務收入實現穩步增長。
其中,核心期刊《讀者》全年發行量6380萬冊(含數字版),月均532萬冊(含數字版),同比增長2.0%。創刊40年來,《讀者》累計發行量已突破21億冊發行量連續二十年領跑中國期刊界,銷量位列全國同類期刊出版物市場首位。
此外,讀者傳媒的內容質量也在持續提升,中國出版“三大獎項”取得了重要突破,《藏文通用詞典》斬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讀者雜志社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
“公司出版主業穩固發展的同時,也在充分利用內容優勢、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持續推進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力。”讀者傳媒董事會秘書楊宗峰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據介紹,讀者傳媒整合了公司新媒體資源和平臺,重點培育潛力項目,提升以“讀者”微信公眾號、短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為核心的新業態發展。
2021年,讀者傳媒新媒體及電商業務實現收入2952萬元,同比增長28.76%。“讀者”微信公眾號粉絲總數達677萬,日均活躍粉絲數近200萬;“讀者”抖音號、微信視頻號運營態勢良好,開創了抖音店鋪單條視頻實現帶貨收入130萬元的新成績;“讀者”學習強國號訂閱人數達4032萬,每日一讀專欄文章閱讀量累計達8472萬;“讀者”喜馬拉雅號蟬聯人文榜單排名首位,累計播放量突破10億次。
品牌發展亮點紛呈
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讀者傳媒發展的核心是“讀者”品牌,已連續18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目前品牌價值370.15億元。
2021年,讀者傳媒繼續依托“讀者”品牌的強大影響力,大力實施書香社會建設的“點·線·端+全民閱讀”的“讀者方案”,促進價值轉化。
截至2021年底,讀者傳媒已經完成上海“讀者·壹琳文化空間”、南昌華僑城“讀者·完美空間”兩家讀者書店的品牌授權工作,拓展讀者書房8個、讀者閱讀角3個、讀者小站1個。此外,公司還積極探索“讀者+文創”等模式的品牌運營方案,開發富有“讀者”特色的文創產品,讀者辦公紙、《日知錄》《讀者日歷2022》等產品銷售情況良好。
近年來,圍繞“讀者”品牌和核心主業,讀者傳媒還進行了相關多元化的產業拓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讀者傳媒財務總監袁海洋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2020年,公司投資入股上海阿法迪智能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數字版權開發、圖書館智能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2021年公司已在天水市購置200畝土地計劃建設商務印刷物流園,立足天水,輻射關中平原城市群,打造高新綠色商務印刷生產和倉儲物流基地,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市場競爭力;2022年4月份,公司還出資3500萬元參股甘肅讀者印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布局高新綠色印刷產業,推動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NFT熱潮下,讀者傳媒也開始布局數字藏品業務。“公司正在嘗試將自有版權圖片、藝術品及文創產品延伸為數字藏品發行,公司與合作方已聯手推出了數字藏品‘讀者X愛爾芙·太空閱讀者’‘敦煌動物研習所’兩款產品,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公司將繼續積極探索發展數字藏品業務。”楊宗峰向記者表示。
談及未來發展,李樹軍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一手抓品牌維護、一手抓品牌開發;堅持守正創新,優化出版結構,堅持正確導向,做強出版發行,努力做優精品出版,提升內容品質和經營管理質量;積極探索布局新業務,在新媒體環境下銳意進取,推動多元跨界發展。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能,凝聚人才資源、積蓄發展后勁,努力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輯 上官夢露)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