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王鏡茹
4月12日,順豐控股(以下簡稱“順豐”)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預告。公告顯示,2022年前三個月順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5億元-1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9.8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8.5億元-1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1.34億元。
關于順豐第一季度業績同比扭虧轉盈,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1年一季度虧損后,公司主動調優了產品結構,減少低毛利產品件量,同時堅持精益化成本管控,持續推進四網融通,加強場地、線路資源整合,此外還加強了春節期間跨業務板塊的資源協同,進一步提升了資源使用效能。”
業績高增提振了市場信心,多家機構調高評級。二級市場方面,截至12日收盤,順豐股價報52.30元/股,增幅5.66%,4月份以來累計漲幅14.44%。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發布的3月份經營簡報顯示,3月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約124.63億元,同比降5.87%;業務量8.03億票,同比降7.91%;單票收入15.52元,同比增長2.24%。對于速運物流業務收入同比下降,順豐表示,主要是因為自2021年下半年起公司主動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毛利產品件量,同時國內部分城市因疫情實施封控,單月業務量出現波動。
3月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快遞物流出現了階段性中斷停運狀況。根據某快遞公司小程序發布的公告,上海、浙江、福建、山東、遼寧、河北、廣東等多個省份存在寄收影響。
“受疫情影響,順豐快遞件量增速出現下滑,但單票收入仍保持穩定增長。”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順豐2022年第一季度實際上是延續了去年‘有質量發展’的戰略結果,進一步調優產品結構,不再‘以價換量’,而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跨區域市場份額的提升。”
不僅僅是順豐,自2021年行業管理部門對低價傾銷行為進行調控以來,各大快遞公司價格修復逐步走上正軌,營收情況有所好轉。華創證券數據顯示,1月-2月順豐、圓通、韻達、申通票均收入分別為16.67元、2.7元、2.5元、2.59元,同比上漲5.04%、10.5%、13.1%、0.5%;快遞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7.2%、41.1%、47.8%、39.7%。
上述順豐負責人告訴記者:“在2021年一季報業績不利加上疫情反復的背景下,順豐逆境突圍,通過嘉里物流提升國際業務發展速度。”根據公告,公司3月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收入同比增長28.95%,其中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0.65%。
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收392.0億元,同比增長199.8%,表現十分突出。而嘉里物流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也顯示,其營業收入為817.71億港元,同比增加53%,歸屬于股東應占溢利為79.39億港元,同比增長174%。其中國際貨代業務2021年溢利錄得48.6億港元,相比2020年的9.93億港元增幅高達389%。
電商快遞行業步入成熟期,市場轉入存量競爭,高質量服務成為企業勝出的關鍵。縱觀中美兩國的物流發展史,可以看出當快遞企業的主營成熟后,快遞企業將逐漸開拓零擔、冷鏈、醫藥、跨境等新業務。
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分析師魏建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順豐的戰略定位是綜合化物流服務企業,收購嘉里物流使得順豐在跨境業務布局更進一步,增強其在東南亞乃至全球的跨境綜合物流服務能力。短期利潤承壓不影響順豐的長期競爭力,順豐的主要業務拓展及募資投向都是圍繞綜合物流供應鏈企業的戰略目標所展開的,只要持續聚焦此戰略,做好并購公司的整合工作,未來發展還是令人十分期待的。”
貫鑠資本CEO、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則認為,去年以來一系列禁止低于成本惡性競爭政策出臺,一方面使得快遞公司成本面臨剛性約束而無法大幅降價搶量,使快遞服務價格逐漸恢復理性;另一方面倒逼快遞企業采取簡單降價之外的競爭策略,例如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品牌的溢價。他強調,“目前來看快遞行業粗放無序價格戰已得到遏制,企業大規模‘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業績增長將取決于企業的服務質量乃至綜合服務能力。”
(編輯 張明富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