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武琪
一紙公告,激起一池春水。
3月11日晚間,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股份)發布公告,提示控股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并擬于3月14日復牌,引起業內人士熱烈討論。
公告稱,京東集團控制的京東卓風擬通過受讓德邦控股部分股份且同時接受德邦控股部分股東委托獲得德邦控股部分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的方式實現對德邦控股的控制,從而間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66.4965%股份。
這意味著德邦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京東卓風將成為其間接控股股東。京東卓風與京東物流同屬京東集團旗下,業內認為,此次收購,更多是為了京東物流的整體布局。
為何會有如此變動?
快遞行業是高度標準化行業,服務標準可以復制。今年1月份,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1.9,8家企業占去了快遞行業八成江山。而供應鏈物流業務卻是一個客戶一個項目,個個不同,物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可以用“分散”來形容。兩者之間的緩沖帶是快運,特點是半標準化,左右可滲透。
從公告時間上來看,目前正值財報季,德邦盈利情況行業基本掌握,快遞規模較小,快運市場分散,被收購不會因規模原因產生收購限制,如“壟斷”,而股權變動利于穩定經營,國家主管部門也希望行業更加穩定。
可以說京東和德邦的結合在業內看來并不意外。其一,德邦的大件快遞和快運,與京東物流的倉干配(倉儲+干線運輸+落地配送——編者注)“一體化供應鏈”最為匹配;其二,京東物流的目標,是從企業物流到物流企業,德邦的件量可極大補充京東物流第三方占比,幫助其在第三方物流市場站穩腳跟;其三,縱觀京東物流版圖,大件空運有跨越、大件快遞有德邦、同城有達達,基本上除了加盟模式的電商快遞網(京喜)外,京東物流國內的物流、快運、快遞體系已補全;其四,收購德邦后,京東物流將一躍成為快運市場次席,未來競爭優勢顯著;其五,以德邦為基礎,京東物流可以堵住中通、韻達在快運領域快速趕上的機會,直接與順豐快運競爭。
掀起快遞業投資并購一角
中郵證券交運分析師魏大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物流長期以來的優勢在倉配一體化、供應鏈一體化,通過收購德邦將強化京東物流在運輸方面的能力。德邦是目前中國零擔快運市場的優質資產,在快運市場的營收僅次于順豐。京東物流在并購跨越,完成其在快運和航空件的延伸后,疊加之前對達達的增持,‘京邦達’正式形成。除了強化在大件快遞領域的優勢外,更完善了自身全產業鏈全場景的布局。”
在資本看來,德邦的快運可能是各家主流快遞企業想要補足的短板。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表示:“京東物流全面進軍快運戰場,對京東物流的實體產業和農村市場都有助力;京東物流也將借助國內資本市場杠桿,開展一系列關聯交易和并購,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提升快運業務的規模和競爭力。跨越速運也有可能會裝入德邦股份,形成共振,彌補德邦在消費端及空運資源的短板。”
在魏大朋看來,“京邦達”的形成對目前快遞物流企業的格局形成進一步的沖擊。對順豐而言,京東物流除了有上游流量優勢外,本次更加強了下游配送運輸能力的構建;對“通達系”而言,京東物流在中高端電商件、一體化供應鏈等領域又有了相對的競爭優勢。“總而言之,本次并購可以看作京東物流自獨立上市后在邁向綜合物流的龍頭道路上重要的一步。”他表示。
“從江湖格局和市場需求看,未來的業務體量排位可能是:京東物流>韻達>順豐>阿里(菜鳥)>極兔>郵政等。”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2021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千億件,中國的快遞包裹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而在快運領域,市場格局仍相對分散,市場參與者眾多。
根據2021年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其中提到:支持企業“加強資本運作和戰略合作,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融合互補、多元主體競合發展的產業格局”“至2025年,將在行業中形成多個年業務量超過200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郵政快遞品牌”。快遞物流業的投資并購大幕或許才剛剛拉開。
據京東物流方面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與德邦合作后雙方將繼續保持品牌和團隊獨立運營,戰略和業務方向整體保持不變。雙方將基于各自優勢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持續打造優質高效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并提升快遞快運領域產品和服務品質,共同推動客戶、行業、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就看京東物流在供應鏈舞臺這盤棋要如何下了。
(編輯 上官夢露)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