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李雯珊 肖林秀
曾幾何時,供應鏈概念猶如今天的元宇宙一樣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
對昔日供應鏈業務佼佼者飛馬國際來說,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已陷入企業破產重整和股權司法拍賣的泥潭中。
破產重整為保殼
股權將被司法拍賣
2月19日,飛馬國際發布的《關于股東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所持部分股份將被司法拍賣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公司第二大股東飛馬投資所持的9102400股將在2022年3月21日10時至2022年3月22日10時于京東拍賣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
實質上,這次是飛馬投資第三次拍賣所持的飛馬國際股權,若此次順利將相關股份拍賣,飛馬投資仍持有該公司股份345579649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99%;此前飛馬投資已于2021年8月份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產,其所持公司股份將被司法拍賣或處置。
由于飛馬國際在2018年及2019年中業績出現嚴重虧損,所以自2019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簡稱由“飛馬國際”變更為“*ST飛馬”。2021年12月2日公司退市風險警示被撤銷,*ST帽子被摘。緣由是深圳中院于2021年11月份作出的(2020)粵03破568號之十三《民事裁定書》裁定確認,公司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并終結公司重整程序,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
飛馬國際于2008年上市,當時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管理服務,主要包括煤炭及有色金屬供應鏈服務。自2010開始,公司大力拓展能源類行業供應鏈業務,但是受經濟周期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加上公司管理經營不善,銷售費用及財務費用等大幅增加,公司發展每況愈下。
“當年飛馬國際的業務發展比較激進,當時該公司主要大力拓展能源類供應鏈業務,大宗商品供應鏈要想獲得發展拼的是規模,所以在大宗商品行情較好的時候進行了大舉擴張,使公司財務費用大大增加。大宗商品涉及套期保值業務,公司這方面做得比較差,以至于最后出現擴張規模過猛和套期保值嚴重損失的雙重打擊。”深圳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私募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劉永好接手
飛馬國際能否翻身?
根據飛馬國際去年發布的《重整計劃》,上海新增鼎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增鼎”)將接手飛馬國際2.87億股股票,占飛馬國際總股本的10.79%。此后,上海新增鼎再接手5.09億股,占總股本的19.11%。目前上海新增鼎為飛馬國際第一大股東,占比29.90%。
資料顯示,上海新增鼎2015年在上海成立,是專業從事實體資產托管運營的創新平臺,其控股股東是新希望投資集團,實控人為劉永好。顯然,飛馬國際實際控制人已是劉永好。
飛馬國際此前對外表示,目前形成供應鏈與環保新能源雙主業。作為重整投資人的上海新增鼎將支持、恢復、發展留存的垃圾發電和供應鏈等相關業務,并注入固廢處理領域等資產。
據悉,目前該公司環保新能源主要開展業務包括垃圾發電、污泥處理等,現年發電量達到2.4億度,二期擴容項目全面投產后,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1700噸/日,預計年發電量將達到3.6億度。飛馬國際在2022年1月29日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75萬元-112萬元,2020年虧損約8.98億元。
“飛馬國際的煤炭供應鏈業務與環保新能源的業務之間可能產生的協同效應分為兩種:一種是煤炭可作為垃圾焚燒的燃料;另一種是飛馬國際在其客戶或供應商網絡中篩選可能作為新能源業務的客戶或供應商資源,以利于做大新能源業務,更好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錦華基金總經理秦若涵向記者表示。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