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康佳動作頻頻。
在發布公告稱籌劃掛牌轉讓旗下毅康科技之后,康佳再次轉讓一家子公司股權。
日前,康佳公告稱,籌劃掛牌轉讓深圳市易平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超過70%股權。對于股權轉讓的原因,公司回應稱,此舉是為優化公司資產配置,推動下屬公司資本化運作。
轉型已有三年,康佳混改也在持續進行中,如今其在謀劃怎樣的棋局?
旗下眾子公司陸續資本化
或分拆上市擴容融資渠道
根據康佳的公告,此次康佳欲轉讓的易平方公司為其持股95.78%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跨屏跨場景文娛系統服務,面向智能電視等多場景跨屏終端提供一系列內容與應用服務。
而此前康佳擬轉讓的毅康科技,其主營業務為環保、水務等。
據了解,目前剝離的兩家公司均不是康佳的主營業務。
三年前,康佳就開啟了轉型之路,并混改同步進行。將旗下子公司資本化,并部分分拆上市是康佳混改的關鍵一步。
此前,康佳就曾公開宣布,計劃推動旗下已實施混改的子公司在科創版或是海外獨立上市。這些公司就包括毅康科技、易平方、開開視界、新飛電器和康佳新材料等在內的5家公司。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被視作是康佳集團去年宣布企業轉型后推動子公司二次資本化的重要步驟。
康佳內部人士近日向記者透露:“康佳將積極推進子公司在科創板或海外獨立上市,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進一步推動參控股公司的資本運作。”
如今,三年過去了,易平方已吸引到阿里巴巴入股、開開視界的部分股權也被出讓給阿里、壹視界公司15%股權則被轉讓給了銘薪投資控股。毅康科技出現在山東近期公布503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中,毅康科技和易平方有望被分拆上市。此外,康佳進一步收購了新飛電器、投資了武漢天源環保,并大手筆重點投資了存儲芯片產業。
“在康佳戰略轉型過程中,將子公司分拆上市,目標就是創建一個能夠承擔康佳現金流充沛的產業板塊,支撐康佳母公司更加的市場化估值。當然,一旦分拆上市成功,對于母公司康佳來講,其極具戰略意義。一方面其可以降低傳統業務的收入比重,同時新板塊的業務營收增加促進康佳自身的戰略轉型。另外,這也可以增加康佳自身的融資渠道和方式,給康佳母公司帶來更穩健的資產負債表。”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錫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則表示:“康佳相關子公司股權掛牌轉讓,可以優化公司資本配置,推動下屬公司的資本化運作,從而讓一些優質的子公司具備獨立上市的可能。這樣既可以聚焦主業,又能讓相關業務得到資本更大的支持,同時相關人員也能獲得更大的股權激勵。”
他認為,這是康佳整體轉型、混改的一部分,圍繞半導體、新消費電子、科技園區加強布局,讓康佳的科技化屬性更加凸顯,聚焦主業能讓康佳增強產業鏈縱深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模式。“從傳統電子制造到向產業鏈上游布局,康佳正在加速打通產業鏈,同時讓其盡快變身為平臺化的科技企業。”
轉型聚焦兩方向
多元化新業務能否成為支柱?
在目前的家電行業,家電業務的規模天花板已經明顯,多元化的產業突圍已經是迫在眉睫的戰略規劃。在全球化的布局中,中國家電自身的競爭就非常激烈,加上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康佳通過分拆子公司等資本運作進行進行戰略嘗試,有助于緩解自身的困境。
可以看到,通過一系列轉型和運作,近年來,康佳轉型成效也逐漸顯現。從深康佳A發布的財報可見,康佳集團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82%,凈利潤同比增長133.01%;去年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503.5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25.26%。
近年來,康佳在重點布局MicroLED顯示技術的研發和投產、新消費電子業務、半導體產業鏈及科技園區業務。
財報顯示,康佳對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全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6.57%,其半導體業務營收2.83億元。可見,新業務的業績兌現還在陸續落地中。
而在當下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康佳的轉型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臨多重挑戰。
在健全黑電和冰洗產業鏈后,康佳正在半導體領域快速投資擴張。
周錫冰分析,接下來康佳的戰略轉型主要分為兩個方向:聚焦主營業務,利用自身的傳統優勢進行規模化的產業整合,從而有效地降低產品成本,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同時,在半導體等業務上進行有序的拓展,承載著康佳未來的戰略市場,同時其有意通過多元化擴張,降低對主營業務收入的過度依賴。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劍鋒則建議,企業在多元化的同時,也應該更為謹慎。“從眾多企業擴張的實踐例子可見,在新業務上的資金投入應該基于對市場長期的判斷,并行之有效。企業在轉型時期,更應在多元領域謹慎選擇打好基地后,也需持續深度布局,建立支柱產業。目前,康佳集團正在推進多業務聚攏式協同發展格局,在這一過程中,建立產業本身的競爭力至關重要。”
“企業應注重自身新技術的積累與迭代,以及新技術的顛覆式創新。新業務能否建立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產業布局的戰略韌性與決心,都將決定康佳轉型的效果。”周錫冰表示。
“康佳業績向好和其近年來加快轉型步伐有關,但需要看到的是,從戰略布局到收獲業績需要時間,尤其是產業鏈上游的布局和平臺化賦能能力的打造不是一日之功,要戰略定力和戰略投入,外界需要給康佳時間來構建新的更強大的競爭能力。”丁少將稱。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