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人們對家居品質追求的提升,2020年A股定制家居企業業績迎來逆勢增長。近日,我樂家居發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5.84億元,同比增長18.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42.56%,2020年度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
公司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面對復雜環境,公司積極主動擁抱變化,堅持聚焦中高端品牌定位,堅持組織變革與創新,通過對組織能力的持續打造和提升,為公司各項業務提供內驅力和原動力。同時,優化業務渠道布局,在產品力、品牌力、渠道能力建設方面持續發力,為公司業績增長夯實基礎。”
消費需求升級定制家居受熱捧
定制家居是指按照個人喜好、空間細節等定做的個性化家具配置。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對家具消費理念成熟,以及家具企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定制家居已從定制櫥柜、定制衣柜等領域逐步拓展至書房、兒童房、客廳、餐廳等全屋家具領域。
我樂家居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整體廚柜實現收入8.43億元,同比增長16.07%,占營業收入比重53.23%;全屋定制實現收入7.41億元,同比增長22.36%,占營業收入比重46.77%。從生產量來看,2020年全屋定制的生產量比上年增加了19.76%,銷量比上年增加19.8%。
“全屋定制已成為主流趨勢,隨著‘精裝交付’趨勢及消費者對空間利用率越來越重視,加之消費升級等因素,消費者選擇中高端定制家具產品整體解決方案的意愿增強并且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定制家居企業也在不斷豐富延展產品品類,提供更多的綜合解決方案。”采訪中,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短期來看,近期延后性的家裝需求爆發,多家定制家居企業2020年業績預告超預期,尤其是第四季度增長亮眼。隨著地產竣工加速,在2020年低基數背景下,2021定制家居企業業績高增確定性強。長期來看,以10至15年為一個翻新周期,目前大量的存量房存在翻新需求,隨著人們對家居品質追求的提升,定制家居市場有望迎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萬聯證券分析稱。
“個性化定制是家居行業未來的大走向,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喜好從千篇一律標準化裝修風格轉向個性化,人性化裝修風格,而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定制化生產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這進一步喚醒了消費者潛在的長尾需求。個人看好定制家居行業的發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集聚品牌效應發力中高端市場
在定制家居市場,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占據極大優勢。據萬聯證券研究報告,目前國內定制家居市場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許多三四五線的城市的精裝修滲透率低,下沉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在近年來國內龍頭也進行了品類、品牌以及渠道的擴張,目前來看,市場紅利仍在快速釋放中,龍頭依然能憑借差異化、成本控制、全渠道布局等策略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產品研發方面,我樂家居以自主開發、與全球優秀設計師合作開發的模式培養并打造了一支設計鏈條全覆蓋、完全自主原創的強大設計師隊伍,為公司產品的原創性、獨特性、領先性和時尚性提供有力支撐,保證產品的持續創新和極具差異化。同時,公司特別重視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為所有原創設計產品申請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后再推向市場,保證產品的差異化。
“在品牌力方面,公司會及時調整品牌營銷策略,加大公域流量的投放力度,直播助力多渠道分發,融合明星直播帶貨、代言人聯名新品發布等多重營銷舉措,持續輸出品牌故事、文化內涵以及品牌態度,擴大品牌影響力,為新零售業務賦能。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探索與美國絲漣、方太集團的跨界營銷合作,持續提高品牌聲量。”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定制化產品的競爭力重點在于定制化的成本壓縮,定制化相對于普通標準化家居產品價格要高,缺乏規模效應,但是隨著制造業定制化生產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柔性生產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壓縮成本,接近標準件的成本。”就定制家居未來的發展布局,盤和林建議,“在低成本下,家居行業可以進入快消模式,通過一些設計師家居設計的爆款,來引入消費者。設計師是家居定制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家居企業也可以采取設計團隊模式。”
(編輯 孫倩)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