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為解決需求不均衡和供需矛盾等問題,推動京滬高鐵市場化發展,近日,京滬高鐵公司決定對京滬高鐵票價進行優化調整。根據公告,自2020年12月23日起,京滬高鐵將改變目前執行的固定票價的做法,實行優質優價、靈活的浮動票價機制,以現行執行票價為基準價實行上下浮動,將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程列車二等座最高執行票價調整為598元,最低執行票價調整為498元。
開通九年首次調價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鐵路12306APP了解到,目前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高鐵票價為二等座553元,一等座933元,商務座1748元,運行時間在4小時28分鐘到6小時13分鐘之間。
根據京滬高鐵此次調整方案,將對時速300公里——350公里動車組列車二等座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同時將商務座、特等座和一等座與二等座的比價關系分別按照3.5倍、1.8倍和1.6倍執行。
同時實行浮動票價機制,將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全程列車二等座最高執行票價調整為598元,最低執行票價調整為498元。全程列車商務座最高執行票價調整為1998元,最低執行票價為1784元,公司將根據客流情況,靈活調整執行票價。京滬高鐵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間區間列車參照全程列車執行票價按照運行距離對應調整執行票價。
“需要強調的是,此次調價是有升有降,實際上是通過價格引導、平衡客流,平衡車輛運輸能力,提升運輸效率。”京滬高鐵內部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些運行時間較短、整點的熱門車次往往一票難求,而一些發車時間較晚、運行時間較長、停站較多的車次客座率不高,那么對于客座率高的車次將上調價格,對于客座率低的車次將下調價格,這樣一些對價格敏感或對時間不敏感的旅客會調整出行計劃。
談及價格調整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該人士表示,整體來說對業績會是積極正面影響,但目前受疫情影響,京滬高鐵客座率在60%多,相較于疫情前80%的客座率仍有影響,票價調整對客流量的影響仍具有不確定性。
該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價格調整,京滬高鐵還將推出一些個性化服務,比如試點推出“靜音車廂”,為旅客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旅行環境;提升商務座旅客服務提質,在京滬高鐵沿途主要客站,為商務座旅客提供專用安檢通道、專屬候車區、專人引導進出站等服務。
“后續還會陸續推出更多具體的配套措施,我們也在探索更市場化更個性化的服務。”該人士表示。
探索浮動票價機制
“此次票價調整的依據是2014年和2015年國家發改委下發的兩個文件,把鐵路定價權下放給鐵路運輸企業,從那時起,我們就已經著手研究票價體制改革工作了,上市前和上市后一直處在研究中,現在研究方案成熟了就實時推出。”上述京滬高鐵內部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12月份和2015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分別下發了《關于放開部分鐵路運輸產品價格的通知》和《關于改革完善高鐵動車組旅客票價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2008年以來,部分高鐵動車組實行鐵路運輸企業自主制定試行票價,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對促進旅客運輸市場競爭、提升鐵路客運服務水平、方便群眾快捷舒適出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鐵路建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此,國家發改委提出,對在中央管理企業全資及控股鐵路上開行的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鐵動車組列車一、二等座旅客票價,由鐵路運輸企業依據價格法律法規自主制定;商務座、特等座、動臥等票價,以及社會資本投資控股新建鐵路客運專線旅客票價繼續實行市場調節,由鐵路運輸企業根據市場供求和競爭狀況等因素自主制定。
“京滬高鐵的經濟效益是最好的,相對來說票價的調整對旅客出行影響較小,更多是使客流與市場需求更加精準,通過價格浮動起到調節客流擁擠程度、改善客運條件、改善旅行舒適度,是非常有意義的。”鐵路專家、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上述京滬高鐵內部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對于價格變化,此次推行浮動票價更重要的意義是建立了鐵路市場化的浮動票價機制,就像民航一樣,用市場化的方式更靈活地調整票價,更符合社會需要。京滬高鐵作為公眾公司,票價市場化也更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發展。未來,公司還會繼續研究出臺有關價格、服務方面的配套措施,向更市場化、個性化方向慢慢轉變。
推進鐵路市場化改革
京滬高鐵推行浮動票價的背后,實際上是鐵路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從2013年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到2018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到2019年京滬高鐵上市,中國鐵路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不斷提速。
如果說將鐵路定價權下放給鐵路運輸企業是一次市場化的嘗試,那么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運營權或許是國鐵集團向市場化邁出的更大一步。2020年開始,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將獨立運營兩條城際鐵路,并逐步將獨立運營的范圍擴大到珠三角地區的14條城際鐵路,有望率先打破國鐵集團對鐵路運營權的壟斷。浙江擬于2021年開通的杭海城際鐵路也將由浙江省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集團主導運營。
“國家一直提倡國有經濟股份制改造,地方參與鐵路運營一方面讓地方話語權增加,有利于區域經濟一體化;另一方面也可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到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管理。”孫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無論是京滬高鐵票價改革還是鐵路運營權的下放,這一系列市場化的嘗試都是有益的。目前,鐵路市場化改革需要處理好鐵路宏觀調控、規劃、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以及處理好政府、企業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大膽實踐,在實踐中理順。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