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李昱丞
近期可轉債因為火爆行情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拋開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作為上市公司主要融資工具之一,可轉債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27日,年內共有33家A股廣東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相比去年同期的17家幾乎翻了一倍;募集資金合計301.57億元,募資額在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一。
對此,優美利投資董事長賀金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的發行使得有意愿的可轉債持有者成為股東,這樣上市公司可以避免償還部分債務,達到融資的目的;發行可轉債某種程度上還會為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提供一定的動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傾向于發行可轉債融資,造成今年可轉債發行數量有較快增長的現象。”
可轉債正成為上市粵企直接融資首選項之一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今年共有124家A股上市粵企通過首發、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可交換債等方式融資約1843.81億元,其中可轉債發行規模為301.57億元,融資金額占比為16.36%,僅次于首發和增發。
從發行家數來看,發行可轉債的33家上市粵企占124家之比為26.61%,超過四分之一,同樣僅次于首發和增發,顯示出可轉債正日益成為上市粵企直接融資的首選項之一。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發行可轉債的上市粵企數量增長了約94.12%,不過總體發行規模降低了約18.10%。如果剔除去年同期平安銀行發行規模為260億元可轉債的影響,那么今年上市粵企可轉債發行規模將同比增長178.64%。
“今年可轉債融資總額和去年相比略有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市場上有‘巨無霸’的影響,而今年是比較平均的,總體保持平穩”。睿資投資俱樂部創辦人吳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述33家上市粵企中,募集資金最多的公司是中金嶺南,募資38億元用于礦產采選工程、冶煉廠綠色化升級改造等項目。中金嶺南表示,相關工程將有利于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提升資源利用價值、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實現主營業務綠色環保轉型升級,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募資較多的企業還包括海大集團、木林森、景旺電子、明陽智能、深南電路等上市公司,發行規模均超過15億元。平均而言,上述33家上市粵企平均每家企業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約9.14億元,這一數字高過今年A股首發上市粵企的平均融資金額8.42億元。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居多
行業方面,年內發行可轉債的33家上市粵企中,來自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企業最多,包括深南電路、景旺電子、興森科技、崇達技術、聚飛光電、木林森和華鋒股份7家企業。其中深南電路、景旺電子、興森科技和崇達技術均涉及印制電路板業務,今年消費電子等下游需求的增長促使印制電路板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擴大生產規模。
以深南電路為例,其可轉債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通過發行“深南轉債”募集資金15.20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主要用于數通用高速高密度多層印制電路板投資項目(二期),旨在提升印制電路板的制造技術能力并擴大產能,滿足下游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上述33家上市粵企中,除了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之外,來自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的上市粵企也較多,包括欣旺達、麥格米特、特發信息和長青集團4家企業。此外,專用設備制造業有3家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則各有2家企業。總體來看,發行可轉債的上市粵企所屬行業比較分散。
業績方面,根據上述33家上市粵企的中報,有19家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收的同比增長,其中風機制造商明陽智能以107.24%的營收同比增速居首;15家企業上半年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正且同比增長,醫療監護設備供應商寶萊特以767.60%的同比增速居首。
Wind數據顯示,當前,上述33家上市粵企今年發行的可轉債中,除“木森轉債”“深南轉債”“麥米轉債”退市以外,其余30只可轉債都處于掛牌可交易狀態。自上市首日起,截至10月27日收盤,上述30只可轉債的區間漲幅均為正,其中金銀河發行的“銀河轉債”漲幅最大,達100.37%;正股方面,12只正股區間漲幅為正,占比4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0只可轉債中,目前不少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較高。截至10月27日,轉股溢價率最高的是“銀河轉債”,轉股溢價率為88.84%;其余轉股溢價率比較高的可轉債還包括寶萊特的“寶萊轉債”和興森科技的“興森轉債”,轉股溢價率均超過50%。另外,截至10月27日,海大集團的“海大轉債”轉股溢價率為-0.78%,是上述30只可轉債中唯一一只轉股溢價率小于0的可轉債。
對此,賀金龍表示:“面對當下日成交量創歷史新高的可轉債市場,可轉債投資者應摸清可轉債和其正股漲跌的邏輯、各項可轉債指標的內部含義以及購買的可轉債的各項條款,如下修條款、強贖條款等等。在了解可轉債市場的情況下去參與市場,注意風險,不宜盲目地去追高。”
(編輯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