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婷
近兩年以來,*ST廈工啟動了重整之路,截至2019年12月底,重整計劃執行完畢。不過受到重整影響,公司2019年凈利潤預計虧損10.5億元至12億元。盡管挑戰仍在,*ST廈工通過重整實現減負,正在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
3月30日晚間,*ST廈工發布聘任新任董事長及高管團隊的消息,這是重整后的一項重磅舉措,由廈門海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谷濤接任董事長一職,外聘原ABB(中國)有限公司大區銷售總監林春明為公司新任總裁,共計4名新任高管組建新的核心管理團隊。
“在我看來機會仍然大于挑戰。”新任總裁林春明3月31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廈工擁有69年的技術沉淀,是底蘊豐厚的老牌民族企業。重整之后,公司的技術和核心技術人員都保留下來,在廈門市委市政府以及控股母公司海翼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新管理團隊將為實現老牌企業的復興全力以赴。
重整完畢輕裝上陣
*ST廈工即將迎來70周年華誕。1951年,廈工前身——廈門機器修造廠成立;1993年12月份由廈門工程機械廠改制為上市公司。在中國工程機械發展歷程中,*ST廈工有諸多標簽,既是中國第一家裝載機制造企業,也是國家重點生產裝載機、挖掘機、叉車、小型機械等產品的骨干大型一類企業。
在企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周期性的波動不可避免,而*ST廈工在上一輪的行業周期調整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挑戰。
2009年至2011年,受益于國內基建行業快速發展,工程機械行業也得到迅猛發展,*ST廈工銷售額從53.2億元攀升至104億元、120億元,凈利潤從1.16億元,迅速攀升至6.18億元、5.73億元。
然而,在快速發展的背后,*ST廈工推行過度信用銷售,形成了大量應收賬款,同時大規模擴產也加劇了隨之而來的危機。
在2011年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開始逐漸步入產能過剩周期,*ST廈工應收賬款規模增加、庫存急劇增加,直至2013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ST廈工在此時面臨多重困境,產能過剩、壞賬率上升、負債率也居高不下。2013年,*ST廈工銷售額降至65億元,凈利潤虧損達到5.9億元。而前期激進擴張持續影響上市公司運營,截至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降至32.4億元,凈利潤虧損達26.9億元。
在危局之下,*ST廈工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為提質增效開展多方面改善舉措,啟動了重整之路,包括不良資產處置、生產改善、渠道整合及人員精簡等工作;同時持續加強內部改革,努力改善經營業績。公司采取了以股抵債的措施,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用于償付債務和補充*ST廈工生產經營所需資金。
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在2019年12月31日,*ST廈工重整完畢。根據重整計劃,公司對低效資產進行了公開拍賣變現處置,使公司資產結構得到較大程度優化,加速資金周轉,改善財務狀況,有利于促進公司未來向好發展,但資產處置拍賣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較大的資產處置損失,將對公司2019年度凈利潤和期末凈資產產生較大的影響(經初步測算,通過實施重整計劃公司2019年度的凈資產不為負值)。
據悉,通過重整,*ST廈工化解了20億元的債務,實現了25億元至26億元的財務改善。而控股股東海翼集團承諾,*ST廈工自2020年開始未來三年累計歸母凈利潤不低于4億元(差額部分由控股股東補足)。
機會仍然大于挑戰
對于眼下的*ST廈工而言,未來發展仍然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受重整影響,2019年度*ST廈工歸屬凈利潤虧損預計為10.5億元至12億元,2020年如何確保盈利成為關鍵轉折點。
海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冬林表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進行廈工班子調整,是集團黨委根據廈工保殼和重整工作的迫切需要,著眼廈工轉型升級大局,經過通盤考慮決定的。廈工的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新的管理團隊目標是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內部整合,在上半年末能扭轉經營上的不利局面,一年后,使公司經營全面走上正軌。
據悉,新任董事長谷濤有著20多年的制造業管理經驗。曾歷任廈門機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林春明告訴記者,自己過去主要從事老牌歐洲企業的營銷管理工作,而其過去的工作經歷中積累的世界500強企業客戶源將助力其重新建立*ST廈工營銷網絡的工作目標;而基于其以往重整企業的經驗,將圍繞優化管理和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等展開一系列工作。
盡管困難重重,但在林春明看來,*ST廈工眼下的機會仍然大于挑戰。在上市公司現有的產品結構下,并不是一味地推倒重來,而是以不超出企業承受范圍的持續改進和優化,同時以市場和業務為導向,對技術進行進一步優化。
林春明認為,*ST廈工69年的發展歷程沉淀了深厚的底蘊以及技術基礎,而通過持續改進,有信心實現老品牌的復興。
根據林春明對比發現,*ST廈工的大客戶和中小客戶比例與同行業相比有較大差距,而這也意味著廈工有較大提升空間。從資源角度,過去積累的大客戶源也將有助于*ST廈工客戶資源拓展,而在營銷方面林春明更關注的是廈工的品牌和產品價值。在林春明看來,擁有近70年歷史的廈工所面臨的機會仍然大于挑戰。
17:09 | 尤洛卡:公司持續關注前沿技術的創... |
17:09 | 銀之杰:公司是華為云經銷商合作伙... |
17:09 | 銀之杰:不存在可能觸發退市及其他... |
17:09 | 益生股份:6月父母代種雞報價為50... |
17:09 | 奕東電子: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股... |
17:09 | 揚帆新材:截至4月30日股東總人數... |
17:09 | 鹽湖股份:公司將根據法律法規及時... |
17:09 | 亞香股份:公司產品定價策略會綜合... |
17:09 | 亞廈股份:截至5月9日股東總戶數為... |
17:09 | 興化股份:積極探索基礎產品下游產... |
17:09 | 新興鑄管:公司不斷加大鑄管產品市... |
17:09 | 沃頓科技:中美貿易環境變化對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