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
盡管2019年度汽車行業下行壓力巨大,濰柴動力仍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43.61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1.05億元,同比增長5.2%,突破90億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在公司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回應了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問題。他表示,繼續看好未來3年-5年重卡行業發展,特別在談到公司未來業績增長點時,他認為濰柴液壓動力總成、大缸徑發動機將成為在傳統基建和“新基建”新一輪投資熱潮中支撐起公司業績的新支點。
疫情后時代傳統基建持續利好重卡行業
“去年重卡行業創造了歷史新高,未來3-5年,我認為即便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整個重卡行業也不會有大的變動。”說起目前及未來縈繞在重卡行業上的諸多影響,作為行業領軍人物的譚旭光首先給市場放出一顆“定心丸”。
譚旭光說,疫情發生后,國六是否會按期實施還不好預測,但國內現存200萬臺國三車勢必會在未來三年內淘汰,這么巨大的置換需求首先就是一個增量。而根據公司年報,濰柴動力在2019年度率先完成了全系列車機國六產品小批量驗證,全系列車機國六平臺產品開發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開發體系。
“現在濰柴的國六新產品已經是國內一流水平,今年可具備商業化條件,并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將在合適的時候向社會發布。”譚旭光說。
其次,譚旭光認為,在疫情后時代,國家一定會出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提高大型基建工程的投入,“這對于濰柴來說也會帶來一定的機會。”譚旭光說。
發布會上,譚旭光著重提到了濰柴近年來重點研發投入發力的兩個產品領域,即高端的液壓產品以及CVT動力總成。
公司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挖掘機液壓系統全面推向市場,打破了跨國公司對挖掘機液壓技術的壟斷,實現了高端液壓元件國產化。而且,林德液壓中國濰坊工廠正式投產,具備了生產世界上最先進液壓件的能力。
譚旭光判斷,高端液壓產品的市場至少在200億元至250億元之間,未來3年-5年將成為濰柴動力的重要增長點。“液壓最大的需求市場是挖掘機,當前我們濰柴的液壓件產品已經陸續進入20噸以上挖掘機配套市場,目前我們已經與各大主機廠溝通,并簽署了戰略協議。”
而濰柴戰略投資奧地利威迪斯51%股權,雙方聯合開發了液壓傳動變速箱CVT,則填補了中國CVT技術短板,掌控了農業裝備動力總成關鍵核心技術。加上目前中國最大的農業裝備公司雷沃重工的國有股權已經全部劃轉給了濰柴集團。譚旭光說,雷沃重工每年有5-10萬臺的拖拉機銷量,如果能用上濰柴的CVT動力總成,濰柴也將會釋放出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進而引領中國農業裝備的現代化升級。
此外,由于去年濰柴動力母公司山東重工正式完成對中國重汽的戰略重組,濰柴動力與中國重汽這對“兄弟”將在今后有怎樣的協同發展,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在此次發布會上,譚旭光介紹,未來中國重汽將會使用濰柴的發動機,特別是中國重汽全力發展的中卡和輕卡,將全部使用濰柴動力發動機,今年濰柴在中國重汽的配套量將釋放10-20萬臺。
5G新基建為大缸徑發動機開創空間
譚旭光也提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于擁有全球產業布局的濰柴集團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只是他對于中國經濟會得到快速恢復充滿信心,并且也在涌動的新潮流中看到了機會與希望。
當前,國家正加大對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領域的投資,在此次業績發布會上,針對《證券日報》記者提出的濰柴在新基建浪潮中迎來的機遇等問題,譚旭光表示,5G新基建對濰柴最大的利好是公司“十年磨一劍”的大缸徑高速發動機,有了用武之地。
譚旭光介紹,大缸徑發動機是指500馬力以上到1萬馬力的發動機,全球市場需求在15萬-20萬臺,毛利率很高,具有壟斷性。過去,這個市場主要被卡特彼勒、康明斯、MTU、約翰迪爾以及日本的三菱等國外企業掌控。自2009年公司并購法國博杜安后,濰柴動力利用10年時間掌握了大缸徑發動機的產品研發技術,并全系列完成了大缸徑發動機開發。由于濰柴的大缸徑發動機產品與國外產品相比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公司產品進入市場將給行業全球格局帶來變化。
譚旭光說,5G新基建開啟后,國家可在大缸徑高速發動機上實現進口品牌替代,他還透露,目前已有許多大型央企都和濰柴建立了合作。此外,濰柴還已和全球前15的發電設備OEM廠就提供大缸徑發動機配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3年-5年,大缸徑發動機將為濰柴的發動機板塊貢獻30%-40%的盈利。”譚旭光判斷。
此外,公司在年報中也提出,今后將全力推動新能源、液壓、智能駕駛、AMT等戰略性、新科技重大項目落地和產業化發展,形成技術和規模優勢,以此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打造發展新引擎。
今年,濰柴動力結合經濟發展趨勢和行業態勢提出的業績目標是預計銷售收入約1885億元,比2019年整體增長約8%。在此次發布會上,譚旭光信心滿滿地表示,“未來,濰柴動力的業績目標是,不管經濟危機與繁榮,都能夠實現10%的復合增長率。”
(編輯 喬川川)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