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方考慮擴大針對中國公司的出口管制名單消息,5月23日多家上市公司向證券時報記者作出回應,表示消息真實性尚待核實,期望得到美國政府公平、公正的對待,并介紹公司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極端情況下應對方案。另外,記者注意到,近期北上資金雖然大幅凈賣出A股互聯互通標的,但對部分電子股積極增持。
上市公司密集回應
繼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從美國企業購買電信設備、技術等,最新消息顯示,美國在考慮擴大針對中國公司的出口管制名單,所涉及公司從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擴大到美亞柏科和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美方稱相關公司生產的帶有面部識別功能監控設備可能會被用于間諜等用途。
5月23日開盤后,海康威視股價下跌5.79%,創年內新低,大華股份跌幅較上個交易日收窄,科大訊飛跌幅環比擴大至7.03%,美亞柏科午后股價逼近跌停。
對于上述消息,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通過證券時報·e公司資本圈回應稱,科大訊飛已關注到外國媒體的相關傳聞,目前沒有收到來自美國政府的任何官方信息,公司期望得到美國政府公平、公正的對待。
據介紹,科大訊飛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占比不高;對于使用海外元器件的部分消費者產品,科大訊飛已有針對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和替代方案,并認為即使極端情況發生也不會對科大訊飛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美亞柏科董秘辦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已經注意到網上消息,其真實性尚待核實。美亞柏科昨晚公告,截至目前相關信息僅來自于個別媒體的報道,并非美國政府的官方信息。公司的軟件產品絕大部分為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所采購的主要配套硬件產品為通用型和商用型的相關整機和模塊,可替換性強,且絕大部分供應商為國內廠商。目前海外銷售收入占比很小,不到公司銷售收入的1%。
同日,曠視科技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曠視在美國任何名單上的官方信息。當前的政治環境導致了個別國際媒體對曠視的不實猜測,公司相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始終保持與全球同業者的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
日前海康威視也表示已關注到相關報道,期望公司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海康威視是一家商業公司,恪守商業公司的本分;就相關問題公司已主動聘請美國專業人士對公司相關業務進行獨立審查,專業人士將在獲得充分的證據后,回應海外各相關方的關注。
另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對公司業務影響有限。
凱中精密表示,公司為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全球供貨,直接交付到美國本土的占比很少,中美貿易摩擦對公司業績影響很小;麥達數字表示,從目前數據來看,貿易摩擦對公司LED照明產品出口業務的影響尚未顯現;普利制藥、金力永磁、銳科激光等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對公司暫無直接影響。
利爾化學在5月23日發布的機構調研中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是持續的過程,目前看對公司產品影響不大,公司也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積極采取措施應對。
北上資金加倉電子股
針對美國政府宣布對于華為的出口管制等事宜,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5月23日表示,中方已經提出嚴正交涉,對美方這種霸凌主義的做法,最好的回應就是中國企業繼續發展壯大。中國政府將繼續加大力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企業營造更加穩定、公平、便利、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另外,對于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與防擴散局宣布對13個中國企業及個人實施制裁,中國商務部也回應表示,已注意到美方有關舉措,指出近期美方頻頻使用長臂管轄措施打壓中國企業。中方一貫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使用國內法對中國企業進行所謂的“長臂管轄”。中方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避免對中美經貿關系造成進一步沖擊。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在中美貿易紛爭升級局勢下,資金避險情緒升溫,北上資金近期持續單周百億以上凈賣出,5月內累計金額達511億元,創下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單月最高紀錄。
其中,5月23日,滬、深股通凈賣出合計41億元,凈賣出幅度環比有所收窄。同日,港股通凈賣出近2億港元,但近期南下資金整體穩步流入港股,港股通月內凈買入累計近129億港元。
從成交活躍股看,北上資金謹慎規避了可能遭美方限制的互通標的。其中,5月22日北上資金凈賣出海康威視13億元,創下該股單日成交最高紀錄,23日再度凈賣出近9億元,中興通訊(11.92-1.97%)、大華股份等近兩日也遭凈賣出。
另一方面,北上資金也在加倉部分電子股標的,5月23日凈買入立訊精密金額最多。另據證券時報·e公司數據庫統計,本周前3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增持了京東方A股和生益科技,累計金額推算超過1億元,東山精密、匯頂科技、滬電股份等也獲增持。
盤面上,本周以來(申萬)半導體板塊表現活躍。日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給予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5月23日開盤后,芯片國產化概念爆發,潤新科技開盤后迅速漲停,富滿電子隨后漲停,長電科技則在收盤前半個小時迎來漲停。當天,Wind國產芯片化指數最終以微跌收盤,但對應成交金額環比放大。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分析,美方持續施壓將會從根本上影響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格局,推動更有實力的終端公司自制芯片,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將加大產業鏈安全、可控建設;另外,當前中國政府出臺集成電路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相對更有利于初創公司,而集成電路企業需要積累,大規模企業才有競爭力,希望能出臺更多普適性、專業性、針對性政策。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