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月17日~9月21日),滬深交易所網站共披露問詢函40封,數量上和往周基本持平。
定期報告問詢函占據較大比例,晶華新材、焦作萬方、電廣傳媒、*ST宜化等多家上市公司半年報被關注,延期至8月底才披露2017年年報的*ST康達收到了年報問詢函。此外,洲際油氣、新力金融、廣東甘化等多家公司收到了重組問詢函。
上周值得特別留意的還有紅宇新材,早前證券時報·e公司曾刊發報道質疑其控股權轉讓,深交所就此事多次發出關注函。上周,深交所再一次發函追問受讓方資金來源,這已是針對神秘事業單位入主紅宇新材一事的第5封關注函。
簡要回顧前情,紅宇新材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朱紅玉、朱明楚、朱紅專擬將所持5.49%股份轉讓給華融國信,對價1.16億元。同時,三人擬將14.52%股份對應的股東權利委托給華融國信行使。交易完成后,華融國信將成為紅宇新材控股股東。事業單位輿情戰略研究中心通過中戰華信控制華融國信,因此成為紅宇新材的實際控制人。
6月18日,證券時報·e公司刊發報道質疑此次交易幾乎繞開了輿情戰略研究中心,且輿情戰略研究中心與眾多P2P公司有關聯,華融國信本次收購目的和資金來源的合規性存疑。6月19日,深交所下發第一封關注函,其后在6月25日、6月29日、7月31日連續發函追問。
9月21日,深交所第5次發出關注函,指出其已先后發出4封關注函,但紅宇新材和財務顧問中山證券對部分關注問題仍未回復,此次交易的最終資金來源依然存疑,要求公司和財務顧問就相關問題進行補充說明。
關注函顯示,中山證券9月4日出具核查意見,華融國信收購資金來源于其控股股東中戰華信提供的投資款,該投資款來源于輿情戰略研究中心,由于財務顧問尚未獲得輿情戰略研究中心的財務資料或保密要求文件,此次收購資金最終來源的核查工作仍未完成。
資料顯示,中戰華信下屬企業長沙紅豆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長沙紅豆杉”)的法定代表人為曾維武,銀行流水顯示,曾維武于5月30日向長沙紅豆杉匯款1.23億元。當日,長沙紅豆杉收到上述資金后悉數匯款至中戰華信,中戰華信30分鐘后即將這筆錢轉至華融國信。深交所要求紅宇新材補充說明,華融國信的注冊資本金是否來源于曾維武?補充說明曾維武的詳細情況。
中戰華信的銀行收款回單顯示,輿情戰略研究中心曾于6月12日、6月13日向中戰華信匯款1.3億元、1.2億元。在中戰華信收到第二筆匯款之前,在6月13日分3筆向長沙紅豆杉匯款合計1.3億元。隨后,長沙紅豆杉向曾維武匯款1.19億元。此外,長沙紅豆杉的上述銀行賬戶在2月26日至6月13日期間,資金往來對象只有曾維武和中戰華信。據此,深交所要求紅宇新材補充說明曾維武、中戰華信、長沙紅豆杉之間多次發生大額資金往來的原因。
華融國信的銀行流水顯示,6月22日,中戰華信分2筆向華融國信匯款合計1.16億元,金額與股權轉讓價款一致。華融國信6月22日當天向朱紅玉、朱紅專匯款,合計金額與股權轉讓價款一致。深交所要求紅宇新材結合銀行流水情況,補充說明曾維武是否為此次收購提供資金,是否為此次交易實際的收購人。
深交所還注意到,長沙紅豆杉對外投資的長沙信投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要求紅宇新材結合銀行流水情況,補充說明華融國信收購資金是否來源于互聯網金融業務。深交所要求紅宇新材全面自查公司前期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是否存在重大遺漏及誤導性陳述,并予以必要的補充更正。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