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牽手百度Apollo計劃,耐威科技成為投資者眼中的新晉“明星股”。7月12日,耐威科技董事長楊云春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時介紹說,作為百度Apollo計劃的新進成員,耐威科技為Apollo計劃提供高精度組合導航系統,滿足自動駕駛對姿態、位置等信息的需求,希望將來能夠為Apollo提供車用傳感器等更多產品。
三箭齊發
根據耐威科技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凈利在4095萬元~4818萬元之間,同比增長約70%~100%。公司導航、MEMS、航空電子業務均取得新的成績,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MEMS業務在耐威科技業務版圖中表現最為顯眼。MEMS(微機電系統)是利用半導體生產工藝構造的集微傳感器、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微執行器、通訊接口和電源等部件于一體的微米至毫米尺寸的微型器件或系統,將電子系統與周圍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微傳感器接收運動、光、熱、聲、磁等自然界信號,信號再被轉換成電子系統能夠識別、處理的電信號,部分MEMS器件可通過微執行器實現對外部介質的操作功能。
楊云春介紹說,“革命性的MEMS芯片及器件可以應用于各行各業,是在物聯網時代下,解決互聯網與真實世界鏈接的基礎元件,如探測真實世界的運動、壓力、光、熱、聲、磁等信號,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所以MEMS市場是一個正在以兩位數的高復合增長率蓬勃發展的千億美元級市場,高景氣度將會一直延續。”耐威科技MEMS業務從年初至今一直加班加點,以超過100%的產能利用率在運行,今年上半年MEMS盈利情況已超過去年全年。
楊云春介紹說:“公司在建的北京8英寸MEMS代工線建成達產后,公司整體MEMS產能有望位居全球首位,以準備挑戰全球龍頭地位的條件。”據悉,耐威科技目前在瑞典擁有兩條成熟運營的MEMS生產線,一條8英寸線,一條6英寸線即將升級完畢成8英寸線;同時正在北京建設一條8英寸線,將在今年三季度封頂,明年下半年進入試生產階段。
除了MEMS業務之外,軍工電子業務也被耐威科技所看好。楊云春分析說,對于國內市場,隨著軍隊體制編制改革、特種項目進度延后等因素的影響逐漸消除,市場需求將逐漸恢復或增長;對于國外市場,由于客戶需求較為強勁,前景也較為樂觀。“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公司陸續取得國內特種生產任務及海外特種研發生產項目。我們看好軍工電子業務在2018和2019年的發展趨勢。”
牽手百度
在日前舉行的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現場,“阿波龍”成為全球首款L4級量產的無人車。支撐這款“阿波龍”量產車的,正是更新后的阿波羅3.0版本。“阿波龍”的生產廠商金龍汽車等個股股價封上漲停。
實際上,Apollo所宣布的生態合作伙伴規模已達到116家,作為生態中的新進成員,耐威科技在Apollo體系中的定位和角色是“硬件開發平臺合作伙伴”,為Apollo計劃提供高精度組合導航系統,滿足自動駕駛對姿態、位置等信息的需求,滿足在真實復雜的環境下通過慣性-衛星組合方式實現信息連續穩定輸出的需求。
在智能駕駛快馬揚鞭式推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走向開放和合作,其中的表征之一是,比亞迪等此前奉行垂直整合、連零部件都自己研發制造的公司,也慢慢跟隨百度一樣,走上開放道路。楊云春介紹說,汽車智能化的分級可以從L0-L5,分別為人工駕駛、輔助駕駛、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超高度自動駕駛、全自動駕駛。“汽車廠商與平臺廠商的相互開放是產業發展、專業分工的必然趨勢,自動駕駛平臺的統一化也更有利于適應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汽車智能化趨勢有利于公司導航定位及傳感器技術及產品的大數量級應用推廣,與公司原有的服務對象及規模差別較大,肯定能有力地提振公司業務,但同時也對公司的規模生產能力提出了挑戰。”
股權質押風險可控
上市之后的耐威科技,從一家民營企業逐漸發展成為一家國際化企業集團,目前的參控股子公司已超過30家。如何有效管理和協調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業務團隊成為新課題。
耐威科技從創立之初就是一家技術和產品驅動型公司,不僅收購了國內外數家公司,同時也引入核心技術團隊,新設了不少公司。一方面,公司具有尊重人才的基因,因地制宜地充分尊重不同業務線、不同特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團隊,充分激發人才的創造力,以技術、以研發為先;另一方面,公司不斷完善集團及下屬子公司的管理體系與制度,以支持公司不斷增長的業務體量。
而對于投資者普遍關切的高比例股權質押問題,楊云春也認為風險可控。公告顯示,目前楊云春持有耐威科技股份約1.45億股,已質押股票占比89.27%。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的控股股東,在不減持股票的情況下,股票質押是一項具有靈活快速優勢的融資方式,有利于滿足產業布局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原來我們的計劃是盡量保證質押比例不超過70%,但因為宏觀市場環境、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等,去年以來中小股票紛紛下跌,觸發了對融資券商的補充質押義務,以保證質押的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安全水平,導致質押比例的繼續上升。”楊云春解釋說。
“我的質押融資主要用于圍繞公司業務的產業投資,這需要一定的投資周期。”楊云春表示,相對于次新股的股權質押,公司上市時間已超過三年,公司價值逐漸得到市場的衡量,也經受住市場的幾輪沖擊,因此我們認為風險可控。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