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業板第一批28“元老”之一的金亞科技,這回徹底涼了。26日,金亞科技公告稱,因為涉嫌虛報利潤、欺詐發行被移送公安機關,27日深交所半夜“補刀”,確定啟動金亞科技退市程序。
股價跌超九成
自2015年6月,金亞科技和其實控人周旭輝收到《調查通知書》后,市場便存在著對金亞科技可能會被強制退市的擔憂,其公司股價也是一路走低。
27日復牌后,金亞科技一開盤就毫無懸念直接跌停,每股報2.83元,收盤時跌停板上有仍82萬手封單。28日繼續跌停,每股報2.55元。不出意外,金亞科技將開啟連續跌停之旅,直至交易日結束。
金亞科技27日發布復牌公告稱,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將于2018年6月27日開市起復牌,復牌后交易30個交易日內,金亞科技證券簡稱將調整為“*金亞”,證券代碼不變,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比例不變。之后,公司股票預計于8月8日開市起停牌,深交所在公司股票停牌后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股票上市的決定。
或將“復制”欣泰電氣
可以看到,金亞科技理論上還有60個交易日的交易時間。但對于這種欺詐發行的公司,即便喜歡刀口舔血的投資者,也不要再想著炒作保殼而傻傻地買入,否則可能血本無歸。
但對于持有金亞科技的股民來說又該怎么辦?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金亞科技股東總人數為4.39萬。前十大股東中,已經沒有機構的身影。
回顧之前欣泰電氣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結果復牌至退市的走勢,是一路跌停,最終逼近仙股。顯然,金亞科技也將復制這樣的走勢。面對無力回天的金亞科技,這4萬多股民或許只能接受其退市、市值大幅縮水的這一現實。
虛增收入利潤騙取IPO核準
證監會調查發現,金亞科技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虛構回款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IPO)核準。
其中2008年、2009年1月至6月虛增利潤金額分別達到3736萬元、2287萬元,分別占當期公開披露利潤的85%、109%。上述行為涉嫌構成欺詐發行股票罪。
調查還發現,金亞科技和相關人員還存在偽造金融票證、挪用資金以及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嫌疑。
此前因財務造假曾領多個罰單
從2017年11月開始,金亞科技及其實際控制人便因年報財務數據領到證監會多個“罰單”。
2017年11月13日晚間,金亞科技發布關于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稱,證監會擬對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旭輝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2018年3月6日晚間,金亞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周旭輝先生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主要涉及金亞科技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但不僅限于偽造金亞科技2014年財務數據等行為。
此前,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期間,因投資者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賠償案,金亞科技多次發布收到法院相關判決和裁定書的公告。最終,法院判令金亞科技賠償多名投資者股票投資相關損失合計超過1474萬元。
隨后,金亞科技又多次發布《關于公司收到法院傳票的公告》。數批、多名投資者因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要求賠償,涉案金額多數超過千萬元。
退市進行時 這些事投資者要知道
深交所對金亞科技退市相關工作做了詳細的說明,并對投資者關系的問題進行回答。
公司被啟動強制退市機制后,可能會經歷哪些階段的問題,深交所表示,退市將經歷五個階段:
公司股票自2018年6月27日復牌,交易30個交易日,將證券簡稱暫時調整為“*金亞”,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比例不變;
深交所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后,在證監會作出移送決定之日起的十二個月內法院作出有罪判決或者在前述規定期限內未滿足恢復上市條件,或者雖然符合恢復上市申請條件但未在規定期限內向本所提出恢復上市申請,深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30個交易日;
退市整理期結束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對于市場關心的公司被啟動強制退市機制后,公司股東是否還有交易機會的問題,深交所表示,股東在公司股票暫停上市階段和終止上市階段還有兩端交易機會:一段是金亞科技股票自2018年6月27日復牌,交易30個交易日;另一段是進入退市整理期后,金亞科技股票交易30個交易日。
此外,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后是否能重新上市時,深交所回應稱,為規范終止上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深交所2015年1月30日發布了修訂后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規定:“本所創業板不接受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
股民注意:這兩種情況不能索賠
既然是欺詐發行,關于股民的賠償問題,亦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那么,誰來賠償?怎么賠?
按照欣泰電氣的先例,當時其保薦券商興業證券設立了5.5億元先行賠付專項基金,業內人士認為,金亞科技可能也有這樣的安排。
買入的時間點也很關鍵。根據規定:在業績造假被發現前買入并在被發現前賣出,不賠;在被發現前買入,被發現后才賣出或繼續持有,賠;在被發現后買入,不管賣不賣,不賠。這意味著并不是上述所有4萬多股民都能獲得賠償。
同時,賠償標準也有兩個,即:A、參考實際發生的虧損金額,這是基準,不會超過這個標準;B、扣減市場風險因素所致損失。(市場風險因素沒公布詳情,市場預計一般是扣減同期創業板指數的跌幅,比如買金亞科技虧了50%,同期創業板跌了20%,那就賠30%)。
如果有散戶符合上述條件,是否就能如愿索賠了?
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11月至今,金亞科技先后八次發布“收到法院傳票”公告。特別是在2017年12月4日、12月5日,有456位投資者起訴金亞科技,總索賠金額達1億元。不過,最終法院判決的賠付比例較低,只有12.29%。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股民起訴索賠,但依金亞科技現在的情況,可能也沒有全額賠償的能力。
財務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金亞科技貨幣資金為620萬元,比上期減少79%。凈資產收益率-2.39%,每股經營現金流為負。
保薦機構把關不嚴 難逃其責
欺詐發行、連環造假,等待金亞科技相關責任人的是法律的嚴懲。證監會26日晚間回應稱,正在對金亞科技IPO保薦機構、證券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進行全面調查。初步查明,保薦機構聯合證券、審計機構廣東大華德律會計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機構天銀律師事務所涉嫌出具含有虛假內容的證明文件,將依法嚴肅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金亞科技上市時招股書顯示,聯合證券(之后與華泰證券合并)共計收了1654萬元。
對此,股民紛紛表示,必須退市賠償,相關人員應負刑事責任。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