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在完成借殼一年有余之后,德展健康2017年再次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公司總資產51.4億元,同比增長30.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454541.2萬元,同比增長21.10%;資產負債率為11.55%;實現營業收入222029.48萬元,同比增長53.87%;實現利潤總額93990萬元,同比增長20.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717.77萬元,同比增長20.48%。
“這是公司第二年完成業績承諾,且略超過業績承諾。”德展健康董事、董秘杜業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三高人群的增長及大眾保健意識的提升,他汀市場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此外,德展健康的核心產品阿樂有望成為同類藥品中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未來,阿樂能否實現進口替代引起市場關注。
據了解,在實現借殼上市之后,德展健康的全資子公司嘉林藥業相關股東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嘉林藥業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4996.15萬元、77947.53萬元、93679.55萬元。
2017年,嘉林藥業再次順利完成業績承諾。
調血脂市場不斷增長
多項財務指標高于平均水平
德展健康的多項財務指標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同花順數據顯示,德展健康2017年的銷售凈利率、毛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5.82%、89.88%、19.2%。而生物醫藥行業這三項指標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4.64%、50.5%、11.64%。
一位財務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從財務數據上來看,德展健康的盈利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另外,德展健康的資產負債率比較低,現金流比較好,這也意味著財務風險低。
2017年醫藥行業變動較多,兩票制、降低藥占比等,都對行業內企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德展健康介紹,去年整體醫藥行業增長率不足10%,在此艱難的條件下,阿樂銷量仍然保持了較快速的增長,阿樂全年銷售量為1.73億盒。
據了解,作為德展健康的主打品種,阿樂貢獻了主要的營收和盈利。阿樂多年來銷售保持穩定增長與快速成長的調血脂市場及德展健康對產品的深耕細作有關。
德展健康介紹,中國調血脂市場十年間增長了5倍,在調血脂處方藥市場上,他汀類藥物占據90%左右份額,成為國內倍受矚目的一類藥物。嘉林藥業首仿上市的“阿樂”牌阿托伐他汀和美國輝瑞公司“立普妥”成為當今增長最快的心血管藥品之一。
據米內網數據,2016年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阿托伐他汀銷售額為12.83億元,同比增長了8.78%,公立醫院總體市場將超過50億元規模。近兩年,阿托伐他汀迅速向零售渠道開拓,據2017年上半年銷售數據預測,今年零售藥店阿托伐他汀銷售額將到近30億元的市場規模。
此外,上述財務人士認為,在兩票制背景下,“相比多品種企業,品種比較集中的企業更有精力對銷售終端進行精細化維護,也有助于此類企業的業績穩定增長”。
一致性評價加速
增大進口替代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力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阿樂有望成為同類藥物中首個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未來,國家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在醫保、招標、臨床使用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德展健康的阿樂有望受益于進口替代。
據了解,阿樂是輝瑞同類降血脂藥物立普妥在國內的首仿藥。
德展健康介紹,作為阿托伐他汀藥物的質量標準起草單位,嘉林藥業為了提升產品質量和增強市場競爭力,于2009年主動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了修訂阿托伐他汀鈣和片劑的質量標準,并經CFDA審批通過。
嘉林藥業表示,質量標準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公司該類產品被仿制的準入門檻,避免了仿制藥過多過亂的現象,不僅為公眾提供了質優的產品,而且保持、保障了公司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德展健康介紹,2017年9月8日,阿樂一致性評價工作順利獲得受理。2017年11月24日-11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總局核驗中心組織對該品種進行了生產現場檢查和BE試驗的數據核查。目前,國家藥監局要求的各項工作已經完成,一致性評價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另外,秋水仙堿片、硫唑嘌呤片一致性評價工作也陸續開展中。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