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了解,1月25日,中遠海能與中石化冠德、商船三井共同合作的APLNG項目“中能溫州”輪命名儀式在滬東中華造船廠隆重舉行。
據悉,“中能溫州”輪是APLNG項目六艘LNG姊妹船中的第五艘,是世界上首批采用雙燃料電力推進系統的大型LNG船之一。投產后,她將用于澳大利亞到中國的LNG航線運輸,年總運量超過100萬噸,為千家萬戶送去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中遠海能副總經理秦炯介紹說,“中能溫州”輪是中遠海能參與投資的第16艘投入營運的LNG船舶,還有22艘在建LNG船舶將陸續于2020年前交付使用。未來三年,中遠海能LNG板塊的利潤貢獻將成倍增長,中遠海能正在加快步入LNG業務的收獲期。
中國LNG運輸業的悄然崛起
中國LNG運輸業的發展起步于本世紀初。為了保障中國進口LNG的運輸安全,按照國家發改委的部署,中國先后成立了兩家LNG運輸公司,分工負責中國進口LNG運輸項目。這兩家公司是中遠海能下屬全資的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上海LNG),和中遠海能與招商輪船合資的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有限公司(CLNG),也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家LNG運輸公司。
據秦炯介紹,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中國LNG運輸企業已經成長為世界LNG運輸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從廣東項目、福建項目、美孚項目等中國進口LNG項目的成功運營,到參與QC項目、亞馬爾項目等國際項目競爭并成功中標,再到率先進軍北極航道LNG運輸、開辟行業先河,中遠海能已經躋身全球LNG運輸企業的第一梯隊。秦炯說,“這得益于我們與‘三桶油’等戰略伙伴的密切合作,也得益于我們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商務、融資、船舶監造、船舶管理和船員隊伍。”近期,亞馬爾項目及其開辟的北極航道LNG運輸引發了業界的高度關注。秦炯介紹,中遠海能在亞馬爾項目中承攬了15艘Arc7級極地破冰LNG運輸船中的14艘船舶運輸,是北極LNG運輸航線這條“冰上絲綢之路”的實際開辟者。“LNG運輸北極航道的開辟,是中國能源領域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球LNG運輸業的一件大事”,秦炯說。
綠色能源革命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
據標普全球普氏(S&PGlobalPlatts)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LNG進口總量為3789萬噸,同比增幅高達48.37%,該進口量已經超過韓國的3651萬噸,僅次于日本的8162萬噸,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中國LNG進口量的飆升,是因為國家正在推行“煤改氣”計劃,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及一些工業用戶將從原先使用煤炭改用天然氣來取暖。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根據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要由2015年的5.9%提高到2020年的10%,2030年要爭取達到15%左右,增長空間很大。
據專業機構預測,隨著2018-2020年北美地區LNG液化工廠的建成,以及同期俄羅斯北極地區LNG項目的投產,全球LNG產能將從2017年年中的3.62億噸增加至2020年的5.21億噸,增幅達44%。到2020年,全球將有總計超過6,000萬噸/年的LNG需求增量,而中國、印度則是LNG貿易增量的兩大目的地。對此秦炯表示,在綠色能源革命的推動下,LNG運輸行業已迎來黃金發展期。
高速成長的穩健性業務
秦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航運這一周期性行業中,LNG運輸是比較特殊的穩健性業務。
LNG運輸分為項目船運輸和現貨船運輸兩種模式,目前全球約80%的LNG船舶都是項目船,這些船舶服務于特定的LNG生產項目,與LNG項目方簽署長期租船合同,獲取穩定的租金收入和較高的投資回報。目前,中遠海能運營的16艘船舶和在建的22艘船舶全部為項目船,均與項目方簽署了長達20-30年的期租合同,投資收益穩定而可觀。秦炯說,中遠海能是航運業中比較少見的穩健性業務占有較大比重的企業,而且中遠海能LNG運輸的穩健性業務還具有高速成長性,“用分析師的話來說,我們的安全墊很高”。
秦炯表示,LNG運輸將是中遠海能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中遠海能的戰略之一,就是在新興市場‘挺進藍海’。不論是加快發展LNG等清潔能源的運輸業務,還是搶先占領北極航道運輸的戰略高地,都是按照這一戰略思路來實施的。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順應行業大勢,還要爭取引領行業趨勢”。
展望未來,秦炯充滿信心,“中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已經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能源消費量和能源消費凈增長量均穩居全球首位。巨大的市場、高速的增長和‘國油國運’的政策導向,使得中國因素在全球能源運輸業中備受矚目”。秦炯表示,在中國加快推進綠色能源革命的進程中,中遠海能作為中國LNG運輸業的旗艦,必將在全球LNG運輸舞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