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2021年是權益基金發行的大年,但由于春節后市場震蕩加劇,不少基金凈值回調明顯,新發基金市場出現降溫現象。在此背景下,《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基金經理的整體建倉時間也有所放緩。近日,即將發行的興業興智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掌舵者”劉方旭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他將在基金成立的前半年乃至一年的時間內,穩步布局,整體建倉速度會平穩乃至偏慢,盡可能在積累了一定收益安全墊的基礎上再緩慢提升股票倉位。
談及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發行的考量,劉方旭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其實投資的收益更多是來自跨周期的長期持有。今年市場震蕩加大的概率較高,設置一年持有期可以有效規避持有人被市場趨勢左右,進而產生追漲殺跌的行為。而相對穩定的資金規模也有助于我在投資端更好地布局管理和控制倉位,以力爭獲取良好回報,提升投資體驗。”
劉方旭對記者表示,“今年市場可能更多呈現為震蕩格局,在震蕩調整中我不會押注個別行業去追求所謂極致的正確,我能做到的是,在降低組合波動的情況下,均衡行業配置,優選中長期景氣度高、競爭壁壘高的賽道,以獲取長期更好的收益回報。”
“拉長時間維度來觀察,優秀企業是價值創造的本源,也因此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是相對清晰的;但從短期視角來看,就相對模糊或琢磨不透了。所以說參與估值波動或風格輪動的博弈遠遠不如堅守企業盈利增長來得簡單。”目前劉方旭將自己的投資框架概括為,通過精選個股控制回撤,淡化擇時,對企業安全邊際的追求優先于對個股短期可能獲利的追求,同時持續關注整個組合的風險收益比。
對于未來的投資機會,劉方旭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代表長期趨勢的醫藥、消費、科技仍將是我們重點研究和投資的方向,不過短期仍需要時間來消化其較高的估值。
“我認為,各類優質賽道上的個股后續將隨著業績的披露而出現分化,業績與估值相匹配的優秀公司大概率將重回上行軌道。而順周期資產因為全球經濟的復蘇,配置價值明顯提升。同時各個細分賽道的隱形冠軍也將成為投研重點,這些領域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療器械等細分子領域。”劉方旭進一步補充道。
(編輯 田冬)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