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最近一段時間,多家A股上市公司陸續發布關于設立產業并購基金的公告。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年內已有361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設立431只產業并購基金,按預計募集規模上限算,合計資金規模最高可達3923億元,平均規模為9.1億元。從進度來看,218只已完成設立,占比約50.6%,213只正在進行中。
“產業并購基金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戰略性新興產業獲產業并購基金投資,有利于促進相關企業發展、提升資本市場流動性,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
上述431只產業并購基金中,超六成由百億元以下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設立。同時,有41家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設立2只及以上產業并購基金。例如,柘中股份在今年設立2只產業并購基金,預計募集資金20億元,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健康以及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碳中和、半導體行業等領域。中小市值公司積極尋求并購投資機會,在產業周邊布局,有助于強化行業地位,提升影響力。
對此,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較于市值規模大的公司,中小市值公司融資能力有限,資源較少,設立產業并購基金能更好地擴充融資渠道。
從產業并購基金投向領域來看,前述431只基金約有四成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預計募集資金規模上限達1672億元,占全部募集資金規模上限的42.62%。另據不完全統計,前述431只基金中,有80只投向新能源相關領域,預計募集資金規模上限達588億元,且部分基金已設立完成并進入運營期。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產業并購基金多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政策支持密切相關,并購基金能夠推動更多戰略性新興企業上市。
綜合而言,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一方面,中小市值公司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意愿強烈,更有動力通過產業并購實現行業整合和自身發展壯大;另一方面,產業并購基金多投向戰略新興產業,符合國家政策重點支持方向,有利于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提升資本市場流動性。預計未來產業并購基金將會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從退出期來看,上述基金近一半集中在2年至4年。從退出方式來看,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收購標的股權、標的企業IPO退出、第三方并購退出等方式。
以索菲亞與東鵬控股共同設立的廣州柘瓴基金為例,根據相關公告,該產業并購基金設立的目的是通過投資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具備獨特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經過整合、價值提升后上市/出售退出,實現投資收益。
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新輝律師認為,標的企業IPO退出是較為理想的方式,資本溢價會給上市公司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但IPO流程較長,需考慮時間與成本的問題。同時,有些標的培育到一定階段后,會獲得其他第三方青睞,可以考慮通過第三方并購的形式退出。
陳靂表示,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購基金,是實現資本增值、獲得更高收益的資本運作方式。相比IPO退出,第三方并購退出更靈活高效,可以及時兌現投資收益。
21:59 | 布魯可BFC創作賽已走進全國近120城 |
21:59 | 阿里大文娛第四財季收入同比增長12... |
21:59 | 甘肅轄區創新“金融+健康”跨界宣... |
21:58 | 網易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288億元 |
21:58 | 魔法原子再獲數億元融資 推動機器... |
21:56 | 陜西證監局2025年“5·15全國投資... |
21:55 | 商務部:今年前3個月自貿試驗區進... |
21:54 | 工信部:持續深化產融合作 實施“... |
21:53 | 江蘇證監局聯合南京中院舉辦“5·1... |
21:53 | 中基協啟用“基金行業在行動”公益... |
21:53 | 超百家上市公司高管齊亮相!福建轄... |
21:52 | 三川智慧5G數智工廠正式啟用 引領...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