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券商代銷基金產品被視為財富管理轉型的抓手,卻拼不過銀行渠道和第三方平臺。
從2021年全年的基金銷售情況來看,券商渠道的保有量規模和增速在四季度整體表現不佳。其中,權益類基金(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下同)保有量9392億元,環比減少0.36%;非貨幣基金保有量1.02萬億元,環比增長不到1%。百強榜單上榜數量方面,券商雖然仍在各類銷售機構中數量居多,但已從去年第二季度的52家下降至四季度的46家,此前連續3個季度上榜的第一創業、大同證券和粵開證券紛紛出局。
記者注意到,相比持續“霸榜”的銀行渠道和第三方平臺,排名前10的代銷機構中一直未曾出現券商渠道的身影。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雖然在券商中排名靠前,但在全市場排名僅為第14、18、19位。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基金代銷的“雙雄爭霸”格局正在向“三國演義”切換。面對“基礎雄厚”的銀行端和表現亮眼的第三方機構,“腹背受敵”的券商渠道已經嘗試利用價格戰等多種方式搶占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代銷作為一項投資者運營和陪伴的長跑業務,提供從投教、交易、投顧和全托財富管理的閉環服務,將成為財富機構未來努力發展的方向。
保有規模持續下降
在基金銷售過程中,保有量規模曾一度被視為重要的“商業機密”。在監管部門倡導下,自去年5月開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數據持續公布,“行業底牌”隨之浮出水面。
在最近公布的去年四季度公募保有規模百強榜單中,券商渠道上榜數量共46家,雖仍高于銀行和第三方機構,但相比去年前三季度已處于全年最低水平。在上榜券商中,共有28家券商位于榜50名之后,而排在百強榜前20名的機構中,券商渠道則占據了11個席位。看著熱鬧,但“重量不重質”已成為券商渠道的特征。
在保有量規模上,券商渠道已連續2個季度出現下滑趨勢。在市場份額方面,券商渠道去年四季度市占率也處于年內最低水平。其中,權益類基金保有量市占率14.54%,非貨基金保有量市占率12.20%。相比二季度權益基金和非貨幣基金占比17.13%和15.04%的最高水平,同樣出現了較大差距。
在百強榜單上榜的46家券商中,共有16家券商的權益類基金保有量和13家券商的非貨幣基金保有量出現環比下降。
在保有量保持增長的券商中,中航證券權益類基金保有量增幅最大,環比增長30.30%至43億元;萬聯證券在非貨基金保有量增幅靠前,環比增長39.29%至39億元。
回看去年全年的保有量數據,曾有52家券商先后在百強榜單中出現。其中,山西證券、華安證券、中航證券和國海證券等券商成功在二、三季度“突圍”,而民生證券等券商則僅在榜單中停留了1個季度。進入四季度后,第一創業、大同證券和粵開證券掉出百強榜單。
為何表現不佳
對于券商渠道保有規模持續下滑,業內人士看法不同。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基金代銷業務的競爭前沿陣地仍處于重銷售的渠道端,券商在渠道端不占優勢。
但也有券商人士表示,券商渠道未來仍有長期機會,應全面客觀看待。某券商財富管理人士表示,券商渠道保有量下滑應該與近半年權益市場的表現密切相關,在權益市場整體表現欠佳的背景下,券商基金代銷保有量增速就會放緩。
根據中基協數據,在四季度券商渠道非貨基金保有量中,權益類基金占比92.46%,遠遠高于銀行渠道和第三方平臺。上述財富管理人士表示,券商客戶群體股票投資經驗較為豐富,券商渠道權益類基金占比更高,受市場行情影響凈值波動更大,如果權益市場有積極表現,券商渠道保有量也將有所好轉。
也有券商人士表示,在目前保有量導向十分明確的前提下,會考慮擴大穩健收益產品規模,增加固收類基金銷售,配合投資者的配置需求。記者了解到,在中基協公布的統計數據中,非貨基金保有量去年四季度增速明顯高于權益類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固收類基金旺盛的需求。
中信建投認為,2021年全年的代銷數據部分體現了資管新規規范進程中非標轉標的行業大趨勢。穩健收益率高夏普比率的產品規模增長最快,核心原因是該類產品部分替代了過去的非標理財產品。未來兩年,“固收+”和FOF等穩健收益產品或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投顧服務能否跟上
基金代銷的“雙雄爭霸”格局正在向“三國演義”切換。銀行端最廣泛的客戶基礎和銷售網絡為其后續發力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第三方代銷機構的輕資本運營模式不僅能實現更低的購買費率,還具備更豐富的產品選擇。相比之下,券商渠道最先被侵蝕,在激烈的競爭中壓力倍增。
對此,已經有不少券商嘗試突破,選擇利用價格戰搶占代銷市場。此前,中金財富、德邦證券、恒泰證券宣布公募基金申購費率0.1折起,而招商證券、華泰證券等頭部券商也加入“降費”陣營。
國泰君安資管和晨星中國近日推出的一份報告顯示,震蕩市下,投資者的回報分化情況將更為嚴重,全方位的投顧服務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信建投表示,在金融產品凈值化后,投資者持有理財、基金等資產的收益率和期限都是不確定的,如何對這種不確定性的預期進行管理,正是投顧最核心的價值所在。代銷機構需要提供從投前、投中到投后的投顧服務。
有資管機構負責人表示,券商只有通過高附加值的投顧服務為投資者帶來長期價值,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客戶資產的存量規模,更體現出券商在財富管理轉型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在資產存量穩步提升后,議價能力相對不足的券商渠道在產品端的優勢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