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備受市場關注的首批恒生科技ETF獲批,包括大成、華夏、易方達、華安、博時、嘉實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6只恒生科技ETF產品的獲批將為投資者布局港股新經濟核心資產提供利器。
2020年7月27日,恒生科技指數正式推出,8至9月,多家基金公司火速上報了恒生科技ETF,這類恒生科技ETF采用完全復制法,即按照成分股在標的指數中的基準權重來構建指數化投資組合,并根據標的指數成分股及其權重的變化進行相應調整。
恒生科技指數主要追蹤在港交所上市的30只最大型科技板塊股份,當前權重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米、中芯國際、京東、網易等公司,涵蓋了互聯網、電商、社交、消費電子、半導體、醫療健康、軟件等行業。從指數表現看,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4月29日至2021年4月30日,恒生科技指數的漲幅高達65.41%,大幅超越同期恒生指數16.88%和滬深300指數33.11%的漲幅。
大成基金表示,恒生科技指數集合了優質互聯網科技巨頭,投資人布局指數即可將優質互聯網巨頭盡收囊中,同時,恒生科技指數設置了快速納入機制,隨著中概股回歸和新的“獨角獸”上市,未來將全面覆蓋中國最優質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在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看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企業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越來越多優秀企業選擇擁抱資本市場,同市場一起成長。過去10年,中國涌現了一大批全球科技龍頭企業,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由于歷史原因,這些科技龍頭企業在海外上市,但現在已發生了重要轉變,隨著中概股回歸及諸多“獨角獸”將陸續上市,港股市場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新經濟企業的占比越來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港股配置價值凸顯,公募基金明顯加大了港股的配置力度。中金公司統計數據顯示,1309只可投資港股基金港股持倉總規模為5200億人民幣,較2020年底的3447億元增長51%。其中,新經濟標的依然頗受青睞,一季度重倉股分別為騰訊、美團、港交所、小米等,與2020年底基本一致。
對于港股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富國基金海外權益投資總監汪孟海表示,A股中比較好的行業是消費制造、硬科技、制造業、醫療保健;港股比較強的則是互聯網、消費服務和金融地產。“我認為港股有幾個行業是比較好的。第一是互聯網,有幾家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第二是消費服務,包括教育、物業服務、餐飲服務等;第三是大金融相關行業,包括銀行、保險、地產等,港股整體估值更低一些。”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