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最新公募基金數據出爐,6萬億主動權益基金的調倉路徑也得以清晰展現。
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積極增持信息技術、銀行、生物醫藥等板塊。從重倉個股看,公募基金依舊重倉配置白酒板塊,前十大重倉股中白酒股占據三席,貴州茅臺繼續占據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寶座。在更代表公募基金后市看法的增持榜單中,“安防龍頭”海康威視躍居一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力度最大個股。
海康威視、藥明康德
新晉前十大重倉股
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毫無疑問是一季度最吸引資本市場關注的個股,2021年首個交易日(1月4日),貴州茅臺股價在盤中首次突破2000元大關,隨后不到30個交易日內,股價一飛沖天,創下2627.88元/股歷史新高。不過,春節后A股調整,作為核心白馬股龍頭的貴州茅臺股價14個交易日內重挫25%,市值蒸發6700億元。
市場對“抱團股”有一些質疑,是否影響主流公募基金對貴州茅臺的后市看法?一季報數據顯示,貴州茅臺仍是公募基金最愛的股票。
據天相投顧統計,截至一季度末,納入統計的3544只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康威視、中國中免、寧德時代、瀘州老窖、邁瑞醫療、藥明康德、美的集團、隆基股份。
其中,貴州茅臺繼續“穩坐”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寶座,持倉市值達1405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末增加153.94億元。積極投資偏股型公募基金持倉占貴州茅臺流通股比例也由去年四季度末的4.98%提升至5.57%
一季度末,共有1476只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合計持有6993.70萬股,較上一季度增加731.97萬股。
易方達、匯添富和景順長城是持有貴州茅臺最多的三家基金公司,持倉市值分別為224億元、141億元和123億元。
除了貴州茅臺之外,五糧液繼續占據公募基金第二大重倉股位置,瀘州老窖在重倉股的排名從第七升至第六,公募基金在上述兩只白酒股上的持倉市值分別為1015.61億元、463.02億元。不過,除了貴州茅臺在一季度微漲之外,五糧液及瀘州老窖一季度末股價相比年初均有所回調。
海康威視、藥明康德在一季度新晉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一季度末持有海康威視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505只,環比增加231只,持倉市值達612.30億元。一季度末持有藥明康德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474只,環比增加78只,持倉市值超過400億元。
中國平安、立訊精密則在一季度退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受踩雷華夏幸福影響,中國平安一季度股價下跌9.52%。蘋果產業鏈相關概念股一季度股價表現弱勢,龍頭公司立訊精密一季度股價大跌39.72%,一季度披露的總體減持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構的避險心理。
海康威視
成增持力度最大個股
前十大重倉股代表公募基金核心配置,增減持個股更能反映基金經理對后市的態度。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增持最多的50只股票主要集中在銀行、信息技術元器件以及生物制品等細分領域。
其中,公募基金對海康威視的增持力度最為明顯,合計增持市值接近300億元,位居公募基金增持榜首,持股比例也從四季度末的8%上升至13.14%。
多位頂流基金經理集體加倉海康威視,部分以投資白酒板塊著稱的基金也在一季度重配海康威視。一季報顯示,海康威視一季度新晉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茅臺不僅是主動權益基金一季度頭號重倉股,也是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增持力度第二大的股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公募基金在一季度積極參與貴州茅臺的“過山車”行情。
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增長,此前冷門的銀行板塊也迎來估值及業績雙升,一季度股價表現搶眼,多只銀行股出現在主動權益基金增持榜前列。
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三只銀行股位列主動權益基金一季度增持前十,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增持市值均在百億以上,平安銀行的增持市值也逼近百億元。
明星基金經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基金更是在一季度新晉平安銀行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疫苗板塊中的智飛生物、長春高新,醫藥板塊CXO龍頭藥明康德在一季度也受到公募基金追捧,上述個股增持市值均超過70億元。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