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可謂火爆。637只新成立基金總發行份額接近萬億份,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僅次于2015年上半年的發行份額。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優異的業績表現助推市場頻現爆款基金。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對結構性牛市的準確捕捉,使公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出色,普通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認可程度不斷提升,助推發行市場火熱。
637只新基金成立
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今年以來共有637只新基金成立,總發行份額達9918.50億份。隨著未來幾天新基金的陸續成立,上半年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有望突破萬億份。
對比來看,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分別有407只、424只和462只新基金成立,發行份額分別為3520.95億份、4388.52億份和4770.04億份,歷史上僅有2015年上半年新基金發行份額突破萬億份,達10573.68億份。
從具體類型看,截至6月23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分別有124只、256只和232只,發行份額分別為1640.86億份、5245.76億份和2848.14億份。此外,還有13只另類投資基金和12只QDII基金成立,發行份額分別為128.81億份和54.94億份。
上海證券創新發展總部總經理劉亦千表示,資本市場憑借本身發展的廣度、深度和良好的走勢吸引投資者加入;公募基金價值彰顯,包括良好的賺錢效應、穩定的超額回報和分散化投資對尾部風險的回避也吸引投資者加入;大眾投資意識的廣泛覺醒更助推公募基金快速發展。
劉亦千進一步表示:“相對整個資管行業,公募基金有其自身優勢,尤其在資管新規出臺后,銀行理財的競爭優勢被弱化,公募基金憑借其專業水平已經獲得了更多投資人的認可。因此,公募基金的競爭優勢更加突出,募集形勢持續向好。”
權益基金現發行盛況
今年以來,雖然市場受疫情影響波動加大,但公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出色。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今年以來收益率超60%的主動偏股基金有10只,超50%的有38只,收益率位于40%-50%的有76只,30%和40%的256只(AC份額合并計算)。而去年同期收益率最高的為52%,收益率在50%以上的只有5只。
優異的業績表現,使得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發行相比債券基金更為火爆。
與去年對比來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發行份額達到6886.62億份,占據總發行份額的近七成,超過去年全年兩類基金的總發行份額5134.04億份。債券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占比則從去年上半年的61.17%下降到28.72%。從歷史上看,也僅有2015年上半年新成立的主動偏股基金發行份額更多。
權益基金的發行盛況,從爆款基金的頻現中也可見一斑。從年初的交銀科銳科技創新和廣發科技先鋒,到春節后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易方達研究精選,到3月、4月的匯添富中盤積極成長、易方達消費精選,再到近期的南方成長先鋒、易方達優質企業,今年的爆款基金層出不窮,募集超百億、單日售罄、比例配售等現象屢見不鮮。
對此,平安證券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志表示,權益基金的發行盛況主要是受市場大環境影響。“自2019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特征明顯,部分主題和板塊賺錢效應顯著,如醫藥、電子等。這樣的行情特別適合公募基金的風格,一些權益基金經理在這些領域較為擅長,且長期堅持自己的風格,因此業績顯著優于普通投資者。雖然受疫情影響,期間行情有所波動,但市場結構性行情的特點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賺錢效應一直持續,這是基金發行火熱的基礎。”賈志說。
下半年發行市場料降溫
賈志認為,下半年基金發行市場可能有所降溫。他表示:“相應統計顯示,爆款基金頻現的時候,市場熱度也就相對較高了。市場是周期性的,沒有哪種狀態會持續存在,因此也要警惕隨時可能到來的風險。此外,由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客觀存在,國外疫情也沒有完全得到控制,后續持續的影響可能會給下半年基金發行市場帶來不利影響。”賈志進一步提醒投資者,在認購新基金時,要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盡量不要受情緒影響,跟風認購爆款基金。
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行情,博道基金公募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博道嘉泰回報基金經理張迎軍認為,目前A股市場依然處于底部區域,短期市場維持探底震蕩走勢格局概率偏大。一旦經濟數據出現明確的回升信號,市場將完成筑底并開啟緩慢的震蕩向上行情,結構性行情仍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投資主線。配置上建議關注核心資產板塊如醫療服務、消費、5G及后周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光伏以及低估值板塊的估值修復等投資機會。
中信保誠基金預計A股將繼續維持震蕩走勢,以結構性行情為主。配置上,主要方向仍是確定性和彈性較高的領域:一是醫藥和線上經濟;二是中期產業周期回升與受益轉型政策對沖的新基建和受益穩增長政策的領域。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