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瑤
對于不少中小企業,特別是初創型企業來說,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是企業發展中面臨的瓶頸。
浙江嘉興南湖基金小鎮作為國內最早提出打造實體基金聚集地的基金小鎮,截至2018年12月份,已引進和培育包括紅杉資本、硅谷天堂、藍馳創投、賽富投資等在內的知名基金超6000家,基金認繳規模達13000多億元,小鎮內注冊基金投向實體經濟資本達3300多億元,基本實現了私募基金行業和區域經濟的相融共贏。
小鎮投融圈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道,從2017年起,“投融圈”平臺每月舉辦線上線下投融資對接會,目前已覆蓋優質項目百余個,參會基金投資人過千人,專場主題包括“金融科技”、“新技術”、“醫療大健康”等。“投融圈”也已與紅船服務總聯盟、阿里巴巴上市辦、紐約蜂巢聚創等機構合作,共同助力區域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據了解,截至2019年1月底,“基金小鎮-投融圈”平臺發布項目數超2243個,投融資會員超2300余人,提供了1400多個項目的投融信息,已有56家企業通過投融圈平臺完成53億元的融資,幫助浙江省內100多家企業獲得近200億元投資。轄區內,四通車輪、凱實生物等科創型企業借助平臺獲得戰略支持,和達科技等企業已掛牌新三板。
2019年,針對初創型企業和創業項目,南湖基金小鎮還設立了“梧桐樹下”孵化器。孵化器以促進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培養創新型企業家為宗旨的創業服務載體,力爭為科創板儲備優秀種子選手,為計劃創業的高新科技人員和處于創業初期的金融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服務,降低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
在積極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輸血功能之外,南湖基金小鎮始終將金融風險防控放在首位,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小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監管方面南湖基金小鎮實現了全國三個“最早”:最早審核基金資質,最早進行基金備案,最早上線基金監管互聯網平臺。通過建立“紅黑名單”制度、穿透審查制度、關聯企業風控評估制度等,小鎮實現了金融風險“事前、事中、事后”監管的全覆蓋。
通過小鎮立體式準入體系的篩選,大大降低了小鎮金融生態圈的系統性風險。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發展至今,小鎮引進的基金未發生一起由于涉及非法集資而引起的金融風險。”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