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緊鑼密鼓推進的同時,科創板基金的申報也明顯提速。
繼2月22日華夏等基金公司提交相關產品的注冊申請后,本周前四日,每日都有多家基金公司申報科創板基金,目前已近三十只。除了第一批申報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外,2月27日更有基金公司申報了科創板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和LOF基金。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基金的投資邏輯與傳統公募基金有較大不同,尤其是估值方面,會更關注營業收入和現金流兩項指標。同時,由于科創板企業在上市規則等方面與A股不同,一些成熟的投資策略在科創板基金上可能不適用,投資者需注意。
產品密集申報
上周五,華夏、嘉實等6家基金公司分別上報了面向科創板的公募基金,包括1只普通混合型,1只股票型和4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本周前四日,中歐、招商等多家基金公司又陸續申報了科創板產品。
2月27日晚間,更有8只產品同時上報,招商、華安、廣發、易方達、鵬華、富國同時申報科創板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業內人士稱,這些產品未來或在上交所上市。此外,萬家基金同時申報了萬家科創板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LOF)和萬家科瑞科創板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LOF)。在類型上,都與此前申報的基金不同。2月28日,銀華、交銀施羅德等基金公司又上報了6只產品。
截至2月28日記者發稿時,申報的科創板基金已達28只。另悉,仍有基金公司在準備中,產品申報提速之勢明顯。
據了解,在目前申報的科創板基金中,有公司表示自己的產品可能還有較大變數,相關核心內容還會調整。
業內人士分析稱,科創板是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大事,基金公司都希望率先上報產品以獲得先發優勢。快節奏之下,不排除部分公司對基金經理、投資策略、業績比較基準等核心細節沒完全考慮清楚就先“卡位”。目前無法預估首批產品何時會獲批,但預計不會一次性批復所有申報的基金。科創板有嚴格的標準、程序,科創板基金同樣也可能從部分公司開始試點。
投資邏輯深刻轉變
業內人士稱,科創板基金的投資邏輯會與現存基金有較大不同。
某基金公司資深人士李明(化名)稱,在研究框架上,科創板企業估值與二級市場迥異,機構對科創板IPO的定價話語權將大幅提升,因此對機構的估值定價能力要求更高。
他進一步表示,科創板企業的整體財務指標不如A股上市企業,甚至可能出現虧損。投資者更需關注行業投資前景、團隊能力、研發創新能力等。“估值體系將更多元化,機構之間要比專業度,對行業有深刻的認知才可能勝出。”
具體來看,基金精選科創板企業更關注營業收入和現金流兩大指標,而不是簡單的關注利潤指標。“營業收入指標可以判斷企業在行業中是否有良性增長;而現金流更是體現企業盈利的先行指標。”李明表示,不同行業的現金流也存在差異。以評估互聯網行業為例,用戶數、用戶價值、流量、點擊量及研發投入等指標對其估值都有影響。此外,類似當期利潤、現金流、營收等各方面指標均不理想的公司標的,則更需關注其未來對行業產生顛覆性改變的可能。不過,具體研究細節仍需等科創板推出后再逐步完善。
從制度安排來看,他認為,監管層鼓勵更多長線資金進入科創板,而二級市場目前仍有不少短期博弈行為。在新的市場,隨著博弈對手的專業能力更強,短期套利行為對市場造成的波動將越來越小,未來科創板市場各參與方將逐漸轉變成長期價值持有。
“科創板更青睞新能源、醫藥、高端裝備等行業,對以上行業的研究,公募基金早有覆蓋,只不過A股上市企業已步入成熟期,進入盈利階段。”李明稱,此前投資科技類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例如TMT、醫藥、高端裝備等行業都會是科創板基金經理優先人選。
在業績比較基準方面,李明認為,股票型和混合型的科創板基金大概率會采用現行的主流方法,但未來科創板的LOF基金可能會采用科創板的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
另外,除了擬任的基金經理外,基金公司通常還會安排一級、一級半市場的投研力量介入到基金日常研究管理中,為未來可能實現的打新、定增策略做相應的技術和人員準備。
機構定價能力受考驗
李明稱,科創板提供給機構參與網下配售的比例大幅提升,表面看,這意味著機構參與科創板企業的一級市場將有明顯盈利,但實際并不如此,類似此前的打新基金,機構獲利可能并不大。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更考驗機構的定價能力。
天相投顧投資研究中心負責人賈志表示,科創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部分,科創板發行規則和交易規則預計都會有突破性創新,科創板的擬上市公司也與主板成熟公司不同,因此投資科創板也是機遇與風險共存。由于科創板存在投資門檻,公募基金可成為不能直接參與科創板的投資者最佳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科創板基金的凈值波動肯定會較大,基金公司需做好投資者銷售適當性方面的工作。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