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債市波動加大,債市風險管理的需求也在抬升。近日多只債基發布公告調整基金投資范圍,并變更國債期貨投資策略。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債基投資上有替代性對沖方案、對沖有特定限制、系統建設成本高企等原因,國債期貨投資策略在債基投資中應用并不廣泛,但對于部分量化對沖FOF,持有多頭或規模較大的債券指數型基金,基金規模大、久期長、難以較快增減倉的債券型基金都具有國債期貨投資策略的風險管理需求,預計未來這一策略的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大。
多只債基變更
“國債期貨”投資策略
11月21日鵬華基金發布公告稱,鵬華豐茂、鵬華豐達、鵬華豐惠等3只債券型基金擬悉數調整投資范圍,新納入“國債期貨”為投資范圍。相應的,“國債期貨投資策略”也新增為基金投資策略。
所謂國債期貨投資策略,是指為有效控制債券投資的系統性風險,基金根據風險管理的原則,以套期保值為目的,適度運用國債期貨提高投資組合的運作效率。具體在國債期貨投資時,基金將首先分析國債期貨各合約價格與最便宜可交割券的關系,選擇定價合理的國債期貨合約,其次考慮國債期貨各合約的流動性情況,最終確定與現貨組合的合適匹配,以達到風險管理的目標。
北京一位期貨從業人士告訴記者,隨著期貨投資者和量化對沖投資策略資金的增長,國債期貨合約的流動性日益趨好,同時具備交易成本低、杠桿操作等特點,實際上對提高基金產品投資組合運作效率,有效管理市場風險有積極作用。
“國債期貨投資策略主要針對的是高波動債市的對沖策略,也是債基的風險管理需求。”北京一位績優債基經理稱,對于此前的老債基,多數并沒有把國債期貨納入投資范圍,現在發行的新產品多數將此品種納入了,近年來債市波動加大,納入此策略對管理債市投資風險將增加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
不過招商招景純債基金在同日發布公告稱,將“國債期貨”剔除出投資范圍,投資策略中也刪除了“國債期貨投資策略”的字樣。
20只債基配置國債期貨
占比不足5%
目前已經有424只債券型基金將國債期貨納入投資范圍,但在實際操作中,僅有20只債基實際投資了國債期貨品種,真正運用了這一策略的基金比例不足5%。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僅有嘉實、南方、鵬揚等7家公募機構旗下20只債券型基金資產配置中包含有期貨組合。其中,10年期國債期貨買單持倉量為718手,合約市值為6.81億元;賣單持倉量為26手,合約市值為2465.06萬元;5年期國債期貨買單持倉量為9手,合約市值為880.11萬元,賣單為90手,合約市值為8801.1萬元;2年期國債期貨賣單持倉量為72手,合約市值為1.43億元。
而從國債期貨品種在期貨市場的占比來看,這一投資品種也相對式微。
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公示數據,今年1月-10月,國債期貨累計成交總額為8.35億元,成交額在中金所占比為40.91%,但在整個期貨市場占比為4.87%,比去年同期還降低了2.69個百分點。從基金類型看,混合二級債基、中長期純債基金是持有期貨組合的兩大基金類型,兩大類基金各占據半壁江山,其它細分類型的債基并沒有使用這一策略。
談及公募運用國債期貨投資策略較少的原因,北京上述績優債基經理分析:一是債基經理對這一策略沒有培養起使用習慣,針對債市風險管理,主動管理債基完全可以通過增減倉等替代性方案直接規避掉個券的投資風險;二是公募使用國債期貨對沖有一定限制,只能使用對沖策略,不得獲利,這類要求也限制了工具使用的廣泛性;第三,期貨投資的系統建設成本也很高,如果在恒生系統增加期貨交易模塊,機構投入成本會很高。
“如果是普通股票系統增加新業務,新增費用一般是三、五十萬,而期貨模塊需要花費二、三百萬,這對對沖需求不大、并且有調倉等替代性方案的中小公司而言,國債期貨的策略應用自然會少一些。”該債基經理認為,隨著未來公募的大發展,各項基礎信息系統的完善以及各類型策略的充分運用,預計國債期貨的投資策略的應用范圍還會繼續增加。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