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中弘股份的退市“定格”,意味著A股市場退市制度發威,臨近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再次引起市場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21日,共有60只*ST股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有35只明確表示業績會繼續虧損。這也意味著,在今年四季度如果這35只個股不能實現全年扭虧,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一般來說*ST股是很難進入基金選股池的,因為其風險極高,但也有部分基金經理看重其高收益選擇持有*ST股。而在今年前三季度仍然虧損的*ST股,持有人只能寄希望于今年四季度這些股票能夠實現業績反轉,但面臨著較大的難度。對于在二季度末持有上述35只*ST股的187只基金,持股策略也是“走為上計”。
35只*ST股三季度預虧
四季度成為扭虧關鍵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即便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普遍下跌,但仍有基金操作激進,在二季度末選擇了持有部分*ST股。截至今年10月21日,共有60只*ST股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有35只明確表示業績會繼續虧損,其中有15只是今年二季度末的基金重倉股,基金持有數量最多的4只分別是*ST德奧、*ST凱迪、*ST華澤和*ST凡谷。
截至上周末,基金三季報的披露大幕尚未拉開,基金最新持有*ST股的數據也只能從部分上市公司的三季報中尋找端倪。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0月21日,在244只已經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有2只*ST股。令人遺憾的是,2只*ST股在今年前三季度均是虧損狀態:*ST撫鋼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凈虧損1.26億元,*ST天業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凈虧損10.02億元。
而從上市公司紛紛披露的三季度業績預告來看,*ST股普遍虧損。《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60只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的*ST股中,僅有4只預增、17只扭虧、1只略減,5只預減、6只增虧、5只續虧、14只首虧、5只減虧,另外還有3只*ST股的業績預告表示不確定盈虧情況。
業績預喜的22只*ST股中,*ST天化在今年前三季度表現最佳: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3.5億元-4.5億元,同比增長393.41%-477.24%。另外,*ST康達預告稱其前三季度凈利潤會有不錯的表現,該公司預告稱其前三季度凈利潤8200萬元-9000萬元,預計同比增長275.3%-292.4%。
業績預虧的35只*ST股中,遭遇債券違約的*ST凱迪在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最差,其業績預告披露結果顯示,該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預計虧損18億元-24億元。該公司在10月13日發布公告解釋稱,“由于債務違約,發生多起訴訟、仲裁,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一些生物質電廠停產,發電量及收入大幅下降,公司財務費用過高,導致利潤大幅下降。”
*ST股頻現資金凈流出
187只基金可能“出走”
上市公司被戴上*ST的帽子,便意味著該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異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而一旦上市公司向證監會遞交的財務報表達到連續3年虧損,將面臨著強制退市的風險。
站在三季度的時點上,一旦這些*ST股的三季報或三季度業績預告披露該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持續虧損,便會使這些上市公司面臨尷尬的局面:如果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不能夠把全年的財務狀況扭虧,將會被強制退市。而對于面臨重重窘境的*ST股來說,要在今年四季度期間打贏這場“翻身仗”并非易事。
“就目前來看仍有不少的基金選擇重倉持有,高風險的背后往往有著較高的收益。但是,投資者對于*ST股的持有是相當謹慎的,一旦涉及到重大重組失敗或是業績持續扭虧,大部分投資人都會選擇減持或清倉。”有分析師對記者解釋道。
投資者對于ST股有著多少的信心,似乎可以在其持有動作上尋得端倪。《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二季度末,重倉持有這35只*ST的基金共有187只。值得注意的是,部分*ST股在今年下半年以來有著大規模的主力資金凈流出,機構投資者極有可能正在撤出該類股票。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A股市場的大規模的主力資金凈流出時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有70只*ST股都有大規模的主力資金凈流出的記錄,這表明,三季度以來機構投資者極有可能在逐步減持*ST股,而在這些*ST股股的持有人名單中不難發現,基金是機構投資者的主力。記者梳理發現,7月份以來截至10月21日,上述70只*ST股涉及到的資金凈流出總額達到60.33億元。
01:22 |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 |
01:22 | 沈陽化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端產... |
01:22 | 弘元綠能:優化資產結構 發揮全產... |
01:22 | 江蘇索普:聚焦醋酸產業鏈延伸與新... |
01:22 | 達嘉維康專業藥房優勢凸顯 再生醫... |
01:22 | 多地發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 車... |
01:22 | 蘋果手機再降價 能否挽救在華銷量... |
01:22 | 寧德時代擬5月20日在港上市 最高發... |
01:22 | 固態電池量產節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 |
01:22 | 瀛通通訊董事長黃暉:積極擁抱市場... |
01:15 | 249只浮動管理費基金形成三大模式 ... |
01:15 | 港股醫藥板塊和中藥等細分領域具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