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與A股市場相似,今年H股市場也經歷了強勢上行后承壓回調的走勢。截至7月15日,今年以來上證綜指下跌了14.39%,恒生指數下跌了4.66%。A股市場和H股市場的不斷走低,使得兩市相關標的的估值水平也不斷下降,多家基金公司近日均表示,無論是從估值還是從盈利層面來看,A股市場和H股市場均已進入戰略性底部區域。
作為既可以投資A股,又可以借道“港股通”投資H股市場的滬港深基金,申購該基金的投資者便可以分享滬、港、深三地帶來的投資回報。《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滬港深基金的總規模快速擴張,已經由今年年初的1109.6億元增至二季度末的1574.8億元,短短半年驟增了近四成。
109只滬港深基金
上半年總規模增長近四成
今年以來,A股市場和H股市場都經歷了顯著的回調,用于衡量A股與H股價格比的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也幫助投資者很好的衡量了A股市場和H股市場整體的投資性價比:該指數于去年3月份開始穩定上行,直到今年2月份觸及138.96點高點后迅速下行,一路跌至115.58點的低點,創下了近16個月以來的最低記錄。
據了解,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是一項簡明的指標以量度A股及H股的價差比,該指數數值越高,則證明A股的溢價越高,A股相對H股越貴。該指數中金融股占絕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其成分股中金融股的價格比走勢很大程度上影響該指數的走勢。
A股市場的投資者想要投資部分H股市場的優質標的,滬港深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有專業的公募基金經理幫助投資者進行資產管理;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可以在A股市場和H股市場之間進行比較,選擇兩個市場中性價比更高的標的進行投資。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有眾多資金紛紛選擇申購了滬港深基金。今年年初,公募基金市場上滬港深基金的總規模為1109.6億元,到了今年二季度末,滬港深基金的總規模已高達1574.8億元,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增加了近四成。
按照每一季度末單只基金的單位凈值及相關基金在次季度的規模變化測算,今年上半年滬港深基金的總規模增加了465.2億元,也就意味著有413.6億元的資金前來充能,大比例的申購了這些滬港深基金。
具體來看,今年成立的11只新基金貢獻巨大。《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成立的11只新基金(11只基金全部是在今年1月份成立,目前已基本完成建倉)合計首募規模高達490.49億元,占目前市場上109只滬港深基金總規模的31.15%。其中,僅興全合宜靈活配置的首募規模就有302.37億元,該基金在成立后也取代了東方紅睿華滬港深靈活配置,成為了規模最大的滬港深基金。
滬港深基金年內平均虧損4%
2只醫療主題基金領跑
伴隨著今年以來上證指數、深成指數和恒生指數的集體下跌,可以同時投資于滬港深三地的滬港深基金也遭遇了比較大的凈值回撤。《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7月13日,上證綜指累計下跌了14.39%,恒生指數累計下跌了4.66%,擁有數據統計的109只滬港深基金,在今年以來已經平均虧損了4.14%。
其中,業績表現最為亮眼的2只基金為嘉實醫藥健康股票和前海開源醫療健康混合,該2只醫療主題基金在今年以來已分別取得了12.31%和10.05%的回報率。除此之外,富國滬港深行業精選靈活配置和華安滬港深通精選靈活配置也分別取得了5%以上的回報率,該2只基金也在一季度末配置了較高比例的醫藥股。
另一方面,眾多滬港深基金在今年遭遇了比較大的虧損。共有42只基金在今年累計虧損了超5%以上,其中有16只基金累計虧損了超10%以上,虧損最嚴重的基金在年內已經虧損了16.39%。業績表現最好的基金和最差的基金相差28.7個百分點,分化明顯。
而去年大放異彩的東方紅系列滬港深基金,在今年以來的表現一般。《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東證資管旗下共有10只滬港深基金,分為3只偏債混合型基金和7只靈活配置型基金,7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3.79%,略跑贏恒生指數。
排除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新成立的2只基金,東證資管旗下5只靈活配置基金在去年全年的平均收益率高達58.89%。記者觀察這5只基金的持股名單發現,基金經理的持股比較穩定,并未根據市場風格的變換進行大幅度換股,這也符合林鵬等基金經理“投資各行業最優秀的公司,分享優秀公司長期成長的收益”的投資理念。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09:53 | 直擊重慶啤酒業績說明會:一季度高... |
09:50 | 建設銀行承銷首批科技創新債券 |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