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評級機構共對50家發行人進行評級調整,其中正面調整6家,同比大幅減少88.89%
近年來,債券市場打破剛性兌付,信用風險事件頻發,評級行業亂象引發各方重視,比如評級虛高、事前預警能力弱、缺乏獨立性等。為規范評級行業,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措施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管理,如今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證券業協會與交易商協會近日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顯示,第三季度評級正面調整只有6家,同比大幅減少88.89%。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評級機構發出評級結果更為審慎,發行人主體信用評級提升難。
證券業協會和交易商協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協同加強評級行業自律管理,信用評級機構應當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機制,不斷優化評級技術體系,依法合規開展信用評級業務,切實提升評級質量和投資者服務水平。
評級更為審慎
評級行業亂象一直受到市場關注。
今年8月,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到,信用評級機構應當長期構建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要切實提升初始評級和跟蹤評級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強化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嚴禁收受或索取賄賂。
近期,證券業協會與交易商協會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顯示評級調整家數同比減少,負面調整多于正面調整。
具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評級機構共對50家發行人進行評級調整,同比減少43.82%;占總存續家數的1.4%,同比減少0.9個百分點。其中,正面調整6家,同比大幅減少88.89%;負面調整44家,同比增加25.71%。
回顧上半年,一季度正面調整3家,同比減少78.57%;負面調整32家,同比增加68.42%。二季度正面調整11家,同比大幅減少90.35%;負面調整79家,同比大幅增加97.50%。
北京一家券商固定收益人士表示,過去評級機構獨立性嚴重不足,評級虛高,發行人給錢就能往高處評,評級機構的結果對投資者進行風險定價而言參考意義不大。他談到,總體來看,今年“評級泡沫”現象有所緩解,評級機構更謹慎,發行人要想上調主體信用評級已經不能像以往那么隨意了。
提高預警能力
去年下半年,多個高評級債券“爆雷”,評級機構出現“信任危機”。比如,AAA級的永煤債在2020年11月出現違約,令市場震驚,有評級機構事后才將永煤控股評級下調。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常態化,評級機構預警功能更應發揮作用。
根據證券業協會與交易商協會發布的上述《通報》,今年三季度新增2家企業首次違約。從級別來看,違約前1年內最高級別分別為AAA級、AA+級;2家企業違約前均已下調至C檔級別。從級別變動幅度來看,2家發行人違約前半年內級別下調幅度超過15個子級,一次性下調幅度最大為11個子級。從跟蹤評級及時性來看,評級機構均提前3個月進行級別下調。
回顧一季度,評級機構采取負面評級行動不足。彼時新增14家企業首次違約,違約前1年內最高級別為AAA級、AA+級的各有4家,合計占比57.14%;AA、AA-級的各有5家、1家。從跟蹤評級及時性來看,評級機構提前6個月進行負面調整預警的發行人僅4家,提前3個月進行級別下調的發行人僅4家。
評級市場供需重塑
“取消強制評級”對評級機構帶來的影響仍然存在。今年8月,央行提出,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使用外部評級的自主性,推動信用評級行業市場化改革,決定試點取消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環節信用評級的要求。
在取消債項強制評級政策作用下,市場評級依賴程度有所降低。根據證券業協會和交易商協會披露的二季度數據顯示,公司信用類債券(除超短期融資券外)公開發行1223只,其中235只債券無債項評級,占比19.22%。分市場看,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中(除超短期融資券外)223只無債項評級,占比30.93%;公司債中12只無債項評級,占比3.33%;企業債均有債項評級。
數據還顯示,13家評級機構二季度共承攬債券產品3224只,同比減少18.95%。而第三季度,13家評級機構共承攬債券產品2949只,同比減少26.62%,環比減少8.53%,涉及發行人1601家。
不過,三季度主體評級業務量同比上升,評級機構共承攬僅主體評級業務的非金融發行人790家,同比增加25.8%。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取消強制評級后,短期內評級需求總量會出現一定程度下降,收入可能會有壓力,預計未來幾年將是評級市場需求的重塑期、評級機構的轉型期和洗牌期。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裁閆衍指出,取消債券發行強制評級要求后,評級選擇權將交還市場,進一步推動評級行業由監管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從長遠來看,隨著債券市場前期積累的信用風險持續釋放,市場對高質量的評級服務需求依然存在,投資者對評級結果的認可度,將成為發行人選擇是否評級的決定性因素,這將有助于逐步建立起行業聲譽機制,形成基于評級質量競爭的市場新秩序。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