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稀土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8月18日在內蒙古包頭開幕。多位專家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稀土產業加快高質量發展,資源轉化增值成效不斷顯現。未來,要全力提升稀土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著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引導上下游產業可持續發展。
稀土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進入“十四五”時期,稀土行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稀土行業實現營業收入749億元,同比增長51%;行業利潤率達到14%,較“十三五”初期提高8個百分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克龍表示,稀土產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第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國稀土集團成功組建,行業綜合整治持續深入推進,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第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離子型稀土原礦浸萃一體化、鈰磁體等技術實現工程化應用,稀土功能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組建成立;第三,應用產業加速向高端邁進,磁性、發光等稀土新材料產量年均增幅超10%,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
在“稀土之都”包頭,稀土行業發展迅速。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銳表示,今年上半年,包頭的稀土產業產值327.1億元,同比增長111.4%;稀土新材料及應用企業產值124.6億元,同比增長72.5%。今年包頭稀土產業產值有望突破600億元,力爭到2025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表示,近年來,內蒙古的稀土產業建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超70%,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稀土領域技術創新體系,稀土專業科技人員占全國三分之一。內蒙古輕稀土儲量全球第一,具有品位高、開采成本低、共伴生資源多、綜合利用價值高等優勢,內蒙古正加速推動稀土產業從“世界級儲量”邁向“世界級產業”。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近年來,稀土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數據顯示,2021年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近80%,稀土功能材料及應用占比達到53%。2021年包頭全市授權稀土專利291項,其中發明專利118項、實用新型173項;5戶稀土企業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不過,當前稀土行業技術水平仍存在一些“斷點”“堵點”。陳克龍表示,稀土行業資源綠色開發新工藝仍處于起步階段,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和高端產品供給距離國際一流水平尚有較大差距。要著力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將創新作為稀土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注重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優化產業創新體系,加強科學、技術、工程的體系化研究突破,支持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
黃志強表示,內蒙古將大力支持面向世界前沿和國家需求的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搶占稀土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讓科技賦能,推動稀土“老招牌”持續綻放“新光彩”。
張銳表示,包頭將用持續的創新投入和成果體現稀土的戰略資源價值。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提升各產業規模、質量,增強產業鏈條整體競爭力。面向市場需求,研發新型材料,更加注重稀土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和尖端科技領域的應用,積極探索引進或研發前沿技術產品及應用器件。
保障供應鏈穩定安全
包頭的白云鄂博礦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礦,探明稀土儲量4350萬噸,占全國的83.7%、全球的37.8%。從這個全球最大的稀土礦出發,經過采選、冶煉、分離、應用等環節后,稀土產品成為變頻空調、新能源汽車、智能音箱等科技產品的關鍵部件。
在保障稀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上,陳克龍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完善稀土總量指標管理,規范各類資源加工利用,提升尾礦資源、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稀土產品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引導上下游產業可持續發展。
張銳表示,包頭將推進綠色發展,促進循環經濟。扎實推動稀土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大力開展釹鐵硼廢料和廢舊鎳氫電池回收利用,建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體系。加強稀土資源綜合平衡利用研究,特別是針對多元素伴生礦的特征,開發相關提取分離技術和研發產品應用技術。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目前,白云鄂博礦稀土遠景勘探儲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同日舉辦的第五屆白云鄂博資源戰略研討會上,包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栓師表示,齊心協力開發利用白云鄂博資源是職責和使命。落實好白云鄂博資源戰略,對滿足國家新材料、新能源的重大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魏栓師表示,要不斷認識好白云鄂博資源,進一步查明礦床成因,掌握資源分布及賦存特性,探明深部和外圍礦產資源量,對其進行更為科學的定位與評價。要保護開發好白云鄂博資源,制定經濟合理的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及儲備政策,形成長遠發展保護規劃,加快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應用,加強綠色礦山、智慧礦山建設,不斷提升資源集約化節約化利用水平。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