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7月24日,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人民幣產業發展分論壇上發言。對于數字人民幣是否侵犯用戶隱私的擔憂,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作為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會充分尊重隱私與個人信息保護,并在此基礎上做好風險防范,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數字人民幣的可控匿名將為公眾提供體驗更好、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務起到積極作用。
“有人說,數字人民幣不能買黃金買外匯。這個說法不正確。”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實物人民幣1︰1兌換,紙鈔和硬幣能買的東西,數字人民幣都能買。紙鈔和硬幣能買黃金和兌換外匯,數字人民幣同樣也可以。
還有人認為,數字人民幣侵犯用戶隱私。穆長春對此回應稱,可控匿名作為數字人民幣的重要特征,一方面體現了流通中的現金(M0)的定位,保障公眾合理的匿名交易和個人信息保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擊洗錢、恐怖融資、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金融安全的客觀需要。
穆長春表示,保護消費者隱私應做好三項工作:一是應符合日常小額現金支付的習慣,確保相關支付交易的保密性;二是應明確匿名對象,確保消費者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交易時,其個人信息不被商戶和其他未經法律授權的第三方獲取;三是應加強個人信息的使用和保護,確保運營機構收集的客戶基本信息、產生的交易和消費行為信息不會被泄露。
對于數字人民幣的下一步計劃,穆長春在會上透露,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另一方面,要強化科技應用,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他表示,為確保數字人民幣可控匿名要求的有效落實,需要在頂層制度設計上作出四項相應安排,分別是建立信息隔離機制;明確數字錢包查詢、凍結、扣劃的法律條件;建立相應的處罰機制;完善數字人民幣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法規制度。
對于信息隔離機制,穆長春表示,將明確運營機構開展數字人民幣運營業務的獨立性,并通過設立數字人民幣客戶信息隔離機制和使用限制,規范數字人民幣客戶信息的使用。
在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方面,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監管將強化監管科技應用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范和化解能力。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