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19日,廣東省統計局官網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廣東經濟運行情況的多項數據。其中,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59518.40億元,同比增長2.0%。
廣東省統計局表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超預期因素帶來的嚴重沖擊,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總的來看,廣東主要經濟指標在二季度有所改善,但當前經濟增長面臨的“三重壓力”猶存,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
7月20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能源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上半年,廣東省GDP增速低于全國水平,主要是第三產業受疫情拖累。
增速低于全國整體
從經濟增速來看,廣東今年上半年的表現低于全國。此前,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同比增長2.5%。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166.01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24183.37億元,增長2.9%;第三產業增加值33169.02億元,增長1.1%。
“廣東克服困難穩經濟,(第三產業)取得正增長實屬不易。”韋福雷說。他亦認為,從相關數據來看,廣東省仍然具備非常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并且展示出強大的韌性,保持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1萬億元,同比增長3.5%。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加值增長3.6%,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支柱產業中,隨著產業鏈、供應鏈穩步恢復,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長較快,增加值分別增長4.3%、18.8%。新動能發展勢頭較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9.0%,其中,居家辦公設備需求較大帶動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27.3%;先進制造業增長4.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3.8%,其中,防疫檢測需求推動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增長16.6%。
同時,上半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萬億元,同比增長0.9%。但是,汽車類商品零售額恢復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0.4%,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50.8%。
此外,從市場銷售恢復情況來看,6月當月,發放消費券、電商平臺“618”購物節對消費的提升作用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增速由降轉升。
第二產業投資雙位數增長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
如果僅從固定資產投資整體情況看,廣東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低于其2021年增速(6.3%),以及2021年、2020年兩年平均增速(6.6%)。
但如果分產業看,今年上半年,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投資,分別下降29.9%和4.1%,而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3%,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1.4%。
廣東省統計局曾在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簡況中解釋,今年一季度,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8.6%,主要是2021年以來的生豬產能擴建項目建設高峰期已過。
而關于第二產業投資方面,結合廣東省統計局2021年、2020年的數據可見,今年上半年,第二產業投資增長略低于2021年(19.4%),明顯高于2021年、2020年兩年平均(8.7%)。
同時,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20.8%。制造業新動能投資持續快速增長,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8.8%,占制造業投資比重36.0%;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30.3%,占制造業投資比重64.9%。此外,基礎設施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完成投資下降1.2%,其中鐵路運輸業增長20.4%;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其中衛生投資增長46.0%。
而根據2018年-2021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固定投資中第二產業投資增長和工業投資增長,分別為06%和0.8%;6.3%和6.3%;-1.1%和-1.1%;19.4%和19.5%。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廣東在經濟波動中加大調整產業結構力度。如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工業技改等投資大增;教育、衛生和社會投資也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同時,新興產業的高增長也體現出廣東經濟結構在轉型升級。
“如果是有效投資,可能在投產或達產后產生效果,也許下半年或明年初。如果是重復投資,沒有市場效益,也可能有‘GDP效應’。”彭澎說。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