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不停歇!在去年末突破4萬億元大關之后,2022年以來,境外機構持續大手筆購入人民幣債券。
2月14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07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3.5%。這意味著,今年1月,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規模約為700億元。
從券種看,境外機構的主要托管券種是國債,托管量為2.52萬億元,占比61.9%;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債,托管量為1.08萬億元,占比26.6%。
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主體迎來“擴員”,交易活躍度也喜迎“開門紅”。1月份,新增6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1月末,共有1021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此外,債券通數據顯示,今年1月,債券通北向通交易額達7807億元人民幣,日均成交突破411億元人民幣。
今年1月,迫于高企的通脹壓力,美聯儲加息腳步漸近,全球資產遭遇大幅波動。上周,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勢明顯,受“爆表”通脹數據影響,一度站上2%關口,為2019年8月以來首次。花旗銀行財富管理團隊認為,疫情的影響疊加全球通脹壓力上升,利率波動可能加劇,對新興市場債券表現構成一定挑戰。
事實上,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已感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溢出效應。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布的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今年1月,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總額僅為11億美元。除中國以外,新興市場國家債券市場流出45億美元,股票市場流出32億美元。
與新興市場國家一派資金流出的畫面相迥異,今年1月,中國債券市場實現資金流入90億美元,成為新興市場國家資金流入的門面擔當。IIF經濟學家JonathanFortun表示,受益于今年以來中國“穩增長”政策信號頻頻釋放,中國債券市場迎來強勢資金流入,因為市場認為中國的經濟反彈速度快于其他新興市場。
建行金融市場部有關人士表示,參與我國債市的境外機構中,有92%是商業類機構投資者,以博取價差收入為主。今年1月,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大幅陡峭化下行,市場交易機會顯現,境外機構明顯加大了人民幣債券的買入規模,交易量也明顯提升。
業內認為,在全球資金流動過程中,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流入情況將更趨差異化。“展望未來,資金流動的動態差異將會更加分化。”JonathanFortun表示,當前,通貨膨脹正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構成挑戰。數據顯示,當前20家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央行中,已有18家著手收緊貨幣政策。
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仍將凸顯。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最新月報顯示,2021年,中國國債的總回報為874個基點,而美國國債是232個基點的虧損。月報認為,繼2021年跑贏美國國債后,中國國債或在2022年再度跑贏——因為即便美聯儲開始加息,中國央行也不大可能收緊貨幣政策。
交通銀行金融市場部李曉明日前撰文認為,由于疫情形勢和應對措施不同,中美貨幣政策走勢呈現出階段性錯位運行態勢。目前國內經濟存在短期下行壓力,PPI企穩通脹可控,我國貨幣政策空間較大,央行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通過降準、下調LPR等手段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2021年7月以來,我國結匯率僅在60%至65%左右,這意味著貿易順差尚未完全轉化成結匯,即使未來中國出口增速回落,市場上對于人民幣需求規模依然巨大。同時,2021年中國國債在全球債市中表現居前,人民幣資產仍具有吸引力。預計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整體保持良好韌性。”李曉明說。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